黃昏時分的潞州城,依舊熱鬧非凡,尤其是茶肆家家爆滿。不僅讀書人和富貴人家喜歡吃茶,這裡的老百姓也喜歡吃上一碗。茶的製作得費一番功夫,先將採摘的新鮮嫩茶蒸煮幾番,再搗的稀碎,做成茶餅,晾乾儲存。吃茶的時候,先將茶餅在火上烘烤一下,茶香四溢的時候,碾成碎末,用木炭將泉水煮開後,倒入水中,烹煮一會,就可以了。吃茶前,在碗中放點鹽,放點姜,也可以放點胡椒和乳酪,甚至還有人放桂皮的,總之想喝什麼口味隨意調製就是了。
田興領著潼安他們隨便走進一家茶肆,剛好角落有一張大桌子。田興要了一鍋茶,人手一碗,剛好盛完。小二陸續端上來些鹽巴、姜泥、胡椒和乳酪,熱情的問還需要什麼佐料。田興要了點橙子醬,順便給每人要了個蒸梨。蒸梨大家都吃過,可這茶還沒吃過,只是聽說其他地方的人都喜歡吃茶,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今天也來嚐個鮮。
田興在茶碗裡放了點橙子醬就開始有滋有味的吃了起來;亦武放了點鹽巴吮吸了一口,嘴裡發出嘖嘖的享受聲。其他人都有點傻眼,不知道該咋下手,不是聽說這吃茶要放好多佐料嗎?蚊子最先動手,管他三七二十一呢,每樣都放點,在碗裡一攪,美滋滋的來了一口,剛入口就一口噴了出來,嘴裡大聲嚷嚷著:“這是啥東西呀,這麼難喝,比安子他爹弄的藥酒還難下嚥。”
其他桌的人聽到蚊子這麼說,都扭過頭來看笑話,還有人說茶難吃的,真是稀奇。其中有個大牙道士笑得最歡,蚊子也不羞愧,雙目怒睜,直盯得道士訕訕地低下了頭。亦武指著幾樣佐料緩緩開口,這茶裡的佐料,挑自己喜歡的一兩樣放進碗裡就行,你這啥都放一遍,能好吃才怪呢。
“我說大哥,你之前吃過茶?我咋不知道呢,是不是揹著我偷偷吃的?”蚊子很好奇,大哥竟然知道咋吃茶,從來也沒見大哥吃過呀。
“在陸鴻漸的《茶經》裡吃的,你不讀書,當然不知道了。”亦武這一句話把蚊子噎的夠嗆,又不好意思當著外人的面和兄長抬槓,拿起眼前的蒸梨惡狠狠的咬了一口。嚼了兩口,這蒸梨的味道還是吃不慣,自己就喜歡吃從樹上摘下來的生梨,脆甜脆甜的。這天下的人竟然都喜歡吃這蒸梨,真是不知道他們咋想的,脆甜脆甜的東西非得弄的酸不拉幾的,真是倒胃口。
茶肆高臺上的銅鑼敲了三聲,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茶碗,揚起脖子,靜等開場。說書的時間到了!這可是新鮮玩意兒,只知道酒樓裡有歌姬表演,沒想到茶肆裡還有說書的。不過這說書是啥玩意兒,正在琢磨的時候,走出來個老頭,蚊子覺得有點掃興,怎麼是個糟老頭呢。
各位看官,今天我給大家說說女帝時候的張易之和張昌儀兄弟倆的趣事。這張易之大家都知道,那是女帝的男寵,不過咱們今天不說他做男寵的事,咱們說他的一道絕頂美食。這張易之可是個美食家,不僅喜歡吃美食,還會做美食。他最擅長做鴨。老先生話還沒落地,臺下就一片鬨笑,有人起鬨道,你不是不說他做男寵的事嗎?
這位客官莫急,聽我慢慢說來。這張易之擅長做鴨,做的咱們吃得鴨子,不是你想的那樣。臺下又是一片鬨笑。這張易之的做法非常獨特,你們絕對沒見過,他是先把鴨子放進一個鐵籠,周圍點上炭火,籠子裡放著在一個銅盆,裡邊倒入五味汁,鴨子繞著炭火行走,被考熱了就會去喝這湯汁,但是越喝越渴,越渴就喝得越多。炭火再這麼一烤,這湯汁就慢慢滲入鴨子的血肉中,火烤的痛了自然會在裡面轉圈地跑,這樣不多久表裡都烤熟了,毛也會脫落於盡,直到肉被烤得赤烘烘的才死去。一道絕味鴨就這麼做成了。這張易之是武則天的男寵,就有人說,會做鴨子的人裡他做鴨做的最好,而做鴨的人當中他做鴨子做的最好!
堂下眾人笑得東倒西歪,蚊子卻覺得莫名奇妙,心裡還有個疑惑,這鴨子不剖腹破肚的清洗乾淨,直接烘烤,就不怕有異味嗎?眾人的笑聲小了點的時候,蚊子大聲地問:“你說這鴨子連腸子都不清洗,烤出來的他敢吃?”蚊子話音還沒落地,剛剛低下去的笑聲再次高漲起來,還有人沒聽懂說書人的幽默,真是個雛鳥。蚊子發現又是那個大牙道士笑的最兇,再次惡狠狠的瞪著他。
接下來我再給大家說說這張易之的弟弟張昌儀的趣事,這張易之正得寵的時候,張昌儀借他哥哥的權勢,幹著賣官鬻爵的勾當,而且生意特別火爆,天天門庭若市,想找他當官的人都得疏通門路。當時有位姓薛的落第秀才慕名而去,賣了祖宅,湊了五十兩金子想要買個官噹噹,張昌儀答應了下來。結果去找吏部侍郎要官位的時候忘記了那人的名字,只記得姓薛。按照常理說,這買賣應該是隻能吹了,誰讓那人沒起個好記點的名字呢?但是這張倡儀可是真夠意思,直接把名單上所有姓薛的人都授予了官職。從此以後,找他買官的人就更多了,都知道找他買官,金子是不會白花的。張昌儀短時間內積攢了一座金山,就起建一座宅第,華麗超過當時的李氏諸王及諸公主。有人忿不過,夜晚在他新宅大門上書寫八個大字“一日絲能作幾日絡?”意思是問:“你又能作樂到幾時呢?”張昌儀讓家人將字擦去,可旋即又被人寫上。再擦、再寫,竟達六七回之多。於是,張昌儀不再讓人擦字,而是自己取筆在這行字下面批註四字:“一日亦足。”從此以後就再沒人來寫字了。
好了,今日就說到這裡,明天我再給大家說說這張易之的另一個弟弟張昌宗的的趣事,以及這張家兄弟是如何因果報應的。眾人聽的意猶未盡,還在興頭上,這就不講了,這胃口吊的,直盼著明天的太陽早點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