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相州,再往西就是昭義節度使的地盤,相州離潞州不過二百里。一路無事,眾人開始閒扯。
“你們說這李抱真的這個李,和皇帝的這個李一樣不?”蘭花認為天下姓李的都和皇帝家得這個李差不多,誰讓他碰到的每個姓李的,都牛氣哄哄的,都以皇親國戚自居。
“有點一樣,又有點不一樣。一樣的是他這個李也是皇家的李,不一樣的是他原來不姓李,他姓安,和你一樣,也是昭武九姓的胡人。”田興說出這李抱真竟然也是個胡人,讓他們吃驚不小。
“這李抱真原名安抱真,他這咋變成和皇上一個姓了?”蘭花理解不了,皇帝的姓他們也敢這麼隨意的換。
“這李抱真原名是叫安抱真,是大唐名將李抱玉的堂弟。安史之亂爆發後,手握重兵的李抱玉上表玄宗,說他恥於和叛賊安祿山一個姓,請求皇帝陛下為其改姓,以此來表忠誠。誰知逃難的玄宗直接賜他皇室李姓,入皇家宗廟,並親自為其改其名重璋為抱玉。安重璋就成了李抱玉,並且全族都被改姓為李,安抱真也就變成李抱真了。”
“啥時候皇帝也賜我李姓了,你們說我要不要?”朱邪宜一本正經的扭頭問臬捩樹。
“就你,下輩子吧!除非皇帝老兒瞎了眼。”蚊子哈哈大笑,還有人做這春秋大夢。
蚊子笑聲未止,馬車內傳來數聲咳嗽聲,一聽就是故意提醒他們的。
“田公子,給我們講講這個李抱真吧。”潼安會意,趕緊轉移話題,免得蚊子不知輕重,再弄的不愉快。
好,我給你們慢慢說。
這個李抱真一直認為山東地區將有變亂,也就是我們河溯地區,澤潞定會首先遭到進攻。他來的時候此地剛經戰亂,土地貧瘠、賦稅繁重,人民益加貧困,無法供養軍隊。李抱真於是登記每戶的男丁,三名中選一名。有才能、力氣的人,還能享受免除租稅、徭役的權利。李抱真發給他們弓箭,下令說:“農閒時,分班比賽射箭。年底時,我將召集你們進行比賽。”到年底,李抱真將兵士徵調起來,舉辦比賽,並按照成績給予獎懲。後又命他們照常練習。經過三年的時間,李抱真徵調的兵士都善於射箭,他說:“軍隊可以作戰了。”於是召集轄區內各鄉計程車兵,共有兩萬人。因此前的練兵少有花費,使得昭義軍的倉庫儲備較為充實。李抱真厲兵秣馬,成了威脅咱們河溯三鎮的重要力量。而且全國都認為昭義軍的步兵“冠諸軍”。
李抱真此人崇道抑佛,喜歡煉丹服散,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因此這澤潞鎮的道士非常吃香,和尚可就慘了。李抱真剛鎮守潞州時,軍資匱乏,沒有什麼好辦法。但是當地有個老和尚,很受百姓信服。
李抱真於是向和尚請求說:“借用和尚的道行,來供應軍費,可以嗎?”
和尚說:“沒什麼不可以的。”
李抱真說:“你只要說選擇哪天在球場上焚身,我事先在刺使住宅裡挖一條地道和球場連通起來,等火燒起來,你就偷偷地從地道里出來。”
和尚高興地答應了他。眾人於是照著商量好的辦法傳出訊息。李抱真命令人在球場上堆積木柴準備好油脂,為他準備了七天的道場,連日點燈燒香,佛教讚歌唱得一陣高一陣低。李抱真也領著和尚進入地道觀看,以消除其疑心。和尚就登上佛壇,拿著香爐,對聽眾講授佛法。李抱真率領著監軍、幕僚和部將在壇下頂禮膜拜,把施捨的錢堆在壇的旁邊。自此後,官民們也連續施捨。施捨的錢財能有一億錢以上。
道場做滿七天,李抱真就送上木柴,潑上油脂點火,敲鐘唸佛。他事先已經秘密地派人填塞了地道。不一會兒,和尚無法逃脫,與木柴全成了灰。數日後,登記得到的錢財,被李抱真用車子送進軍資庫。他另外尋求了幾十粒舍利子,造了一座塔貯藏起來。這舍利塔就在前邊不遠處的佛光寺裡,待會咱們可以上去瞧瞧。這佛光寺可是澤潞鎮唯一的佛寺。
“田公子這點說的可不對。”車內的信使崔參軍竟然也插話,看來箭傷是不疼了。
“哪裡不對了?”
“這李抱真可不會平白無故的給和尚修舍利塔。他把揀出來的幾十顆舍利,一顆顆的擺好,就在佛光寺裡,公開宣佈,誰佈施的錢財最多,誰就可以先選擇一顆舍利子,請回家供奉。這舍利子可是聖物,在信徒們的心中可是跟佛祖一樣的東西,當即爭先恐後的佈施,有個人甚至將祖宅和田產都佈施了出來。光這賣舍利子一項,據說李抱真又進賬了不下兩億錢。加上之前做法事的一億錢,前前後後至少籌了三億錢的軍費。”崔參軍洋洋自得的說完,滿臉的崇拜,這種計謀誰人能比得了。
“那也就是說寺裡的舍利塔裡什麼也沒有了?”蚊子有點生氣,怎麼有人能這麼卑鄙呢。
“應該有,據說是最後挑剩下的一顆舍利子,太小了沒人要,就放進了舍利塔。這個舍利塔也是信徒佈施建造的。”崔參軍也不能確定到底塔裡有沒有舍利子,以李抱真的這種做法,不敲骨吸髓,吃個乾淨,他是不會輕易撒手的,保不住這個舍利塔裡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
“這李抱真也太不地道了,老和尚都為他貢獻了這麼多的軍費,他倒好,一毛不拔,臨了,塔裡還供奉顆最小的舍利子,這種人早晚要遭報應。”胖來也是氣沖沖的,他也信佛,尤其是這種得道高僧,敬重還來不及呢,竟然還有人陷害,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胖來信佛,還經常去魏州城西山的興化寺上香。
“那個最小的舍利子都還是據說放進去的,塔裡到底有沒有舍利子還不一定呢。這李抱真真是歹毒,咱們可別落到他手裡了。”臬捩樹也信佛,他們沙陀三部之前是依附於吐蕃的,吐蕃的佛教他們自然而然的也接受了。
“有沒有舍利子,待會咱們進了寺廟,掀開看看不就知道了。”高成大聲地提議著。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