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綠色新農村專案對葉宸來說是個天大的好訊息。
下午,葉宸就去見了修路的包工頭,一起到茶山看地形。
茶山左側,一條小山谷,延伸進去兩三百米,修築起水壩就是水庫。
青山溝水庫並不是清水溝的水源,清水溝貫穿了水庫,一直到大山深處……
先期建設,修一條水泥路公路,修復水壩。
葉宸他們村子裡的水泥公路寬3.5米,厚20厘米,使用了少量鋼筋,一千米造價35萬。通往茶山的道路,兩邊沒有住人,建造的道路沒必要太好,能省則省。
暫時確定的3.5米寬,12厘米厚,不使用鋼筋,在原有機耕道路基上鋪設水泥,承包價是一米一百六。水壩到茶山的山頂,盤旋山路,需要挖掘機過來,一米的造價是三百多塊。
水壩的修復,鄉政府補貼10萬,葉宸出資15萬,使用鋼筋混泥土加固。水壩修復後,水庫水面比原來上升一米,水面的面積能有二十幾畝。
修路的預算是140萬,自己出70萬加政府補貼70萬。水泥路如果只修到水壩和茶山,這條路只需要花費70萬即可,於是將這條水泥公路往清水溝延伸了兩公里……
測量長度,報價,實際上是幾天後的事情了。
“葉宸哥,你要搬回來住?”葉星看到葉宸的老房子裡送了些傢俱過來,問道。
“茶山要修路了,我回來看著。”葉宸只收拾出來一間臥室,從傢俱店裡買了張床、衣櫃、梳妝檯、電腦桌,勉強可以入住:“對了,我們村子上網用的光纖還是電話線?”
“光纖。”
“幫個忙,到鎮上電信跑一趟。”
“沒問題。”葉星痛快的答應下來。
葉宸這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老房子,雖然還有電錶,但已經很久不用了。
保險閘老舊的不能使用,電路也需要拆除了重新牽線。這些東西葉宸一個人還真搞不定,請來了村裡的電工,四叔也過來幫忙,等葉星和電信的工人過來,房子已經通電。
“很久沒有住人的房子暫時不要入住。明天弄些木炭回來,每個屋子都點上一盆,去去黴氣和溼氣,再弄一些殺蟲水回來。”傍晚,四叔說了一聲。
收拾出來,安放了傢俱的屋子,裡面都有一股土味。太長時間沒有住人了,去去溼氣也好。
四嬸已經做好晚飯,有灶頭臘肉和香腸,家常魚,清湯小白菜。
灶頭臘肉、灶頭香腸,這東西城市裡基本沒有,即便在農村裡也已經非常少見了。
灶頭臘肉就是水泥砌成的柴火灶臺上掛的臘肉。
小時候,葉宸是家裡燒火匠的角色。
柴火有乾的樹枝也有稻草,抓一把塞進去,噼裡啪啦就燃開了。
灶屋四壁被煙燻得漆黑,灶屋房樑上掛著臘魚、臘肉、殺豬時掛著各種豬內臟和一系列乾菜。火燃得旺的時候,在灶膛口竄動著,撲向早已被燻得幽黑的牆面和頭頂的臘肉,每到燒火做飯時,葉宸似乎就能聞到肉的香氣。
那時候,每年殺一頭豬,是一整年的肉食來源。並非現在這樣,天天頓頓想吃就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