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儘管損失不小,但是一方面是發展所必須,另一方面則是過往大明軍隊以及大明將領給他們留下的固有印象。
儘管第一波的時候已經證明了這山海關中有極其精銳的大明騎兵在,但是他們卻僅僅只是記在心中,卻並沒有太過重視。
這其實也能夠理解。
如今一則訊息早已傳遍各大勢力:大明已經被李自成攻下京城,崇禎皇帝不知所蹤,大明京城一帶以及周邊都被橫空出世的幾個將軍假借崇禎名義佔領。
事實上,在崇禎專心處理內政的時間裡,南京已經另立了南京的大明天子,雲南也有云南的大明天子繼位。
自稱大明的勢力,當下加上京城的新大明,都有足足三五支了。
儘管不知道為什麼吳三桂等關寧軍將領是在什麼條件下,加入了這個自稱崇禎領導的小明朝。
但是,原本天下合一的大明,在滿清的進攻之下都基本全是敗仗,乃至於節節敗退,如今打這麼一個分裂之後的小朝廷,難道他們還能拿不下?
大不了就是多花些時間圍困,以及順便南下打打草谷罷了。
清軍當下主要的問題,還是既想攻城而不是憑糧草圍困山海關然後與山海關守軍硬耗,另一方面卻是各個旗主在知道之前攻城的結果之後,都不願意讓自己的人出來當承擔主要損失的主力。
但是,這件事情肯定能夠在商討之中,得到一個結果。
到時候,便必然是一大波兇狠的進攻!
————————————
儘管受到訊息之後,崇禎對於之後的戰場情況又開始關注,並且還開始思索如何排程軍隊。
但是很快,太祖就再次出現,直接告訴崇禎,這些軍事上的事情對新大明來說只是小問題,而且是絕對不會演變成麻煩的小問題,崇禎自己好好制定制度,處理好內政就好,不用管這些事情。
如果當真對打仗感興趣,那之後忙完這些,他可以讓崇禎親自帶領大將大軍上戰場。
這番在其他人聽來簡直狂妄自大至極的話,崇禎聽在耳中,卻沒有任何疑問。
此前,區區三千人,依仗京城,不,甚至都沒有依仗京城,就成功將敵人的十數萬人大敗,並且將自己收成了數萬大軍。
現在數萬大軍,還保有天險,戰爭是沒有懸念的。
得了這個保證之後,崇禎也就暫且將注意力全都從戰爭上轉移到了農令上。
如今,農令的事情已經開始正式展開,但也正是因此,一個個問題全都暴露了出來,崇禎必須好好處理了。
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農民,一躍而上成為了農令,自然風光無限,但是僅僅這麼幾天的功夫,就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問題。
農令們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處理事務都已經是比較簡單,比較輕鬆的事情。
令崇禎沒有想到的是,農令,這個剛剛出現,甚至都還沒有幾天的職位,竟然就已經出現了行賄受賄的情況。
儘管,從村令村尉們上呈上來的內容來看,主要還是巴結一樣地送上一些小東西,亦或者幾顆雞蛋什麼的,也能算到送禮的範疇之內,但是本身農村就是很貧窮的,這樣的行為,換算到吏員身上,也就和行賄受賄差不多了。
以及,若是農令們當真因為誰家送的禮物多,就更加用心,不送禮的就不管,那和以往的貪官汙吏有何差別?
以往,生員考舉之後授官,都會有一本記載如何做官行事的書刊給他們照貓畫虎,讓他們至少有一個行為規範。
但是農令這一塊,實在與過往的官員差別太大,由此產生的各方面的缺漏也著實太多。
儘管當下並沒有產生多少問題,但是卻也已經直接導致當前的平均效果上,比崇禎預期的差了很多。
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顯然是必須好好處理的。
為此,他準備再次下到村落之中,去往做得很好,以及做的很差的村落中瞭解情況,然後先制定出一套管理辦法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