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縣有朋見狀,命令日軍對天放槍,驅散民眾,村民才很不情願的散去。
這些情況被潛伏在上海的雷霆縱隊特工發現了,他們立即用加密電報向總部報告情況。
沈夢熙拿到電報後,立即送給唐峰:“報告總司令!出大事兒了,你看上海特工密電!”
唐峰接過電報看到,報告總部,日軍、俄軍、清軍在上海成立聯合司令部,袁世凱任司令長官,格羅傑科、山縣有朋任副司令,所轄部隊包括清軍袁世凱部,俄國援華軍,日本援華派遣軍,水面作戰力量為清軍南洋水師。還有未經允許進入中國海域的四艘軍艦。另由於日軍胡作非為引發民眾遊行,被日軍鳴槍驅散。
唐峰看完之後,簽發了意見:今聞上海發生反日遊行事件,被日軍鳴槍驅散,《興華日報》要揭露清政府引狼入室的真實面目。寫完之後交給沈夢熙用加密電報發給《興華日報》社。
《興華日報》總編輯王林接到命令後,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撰寫文章,編輯印刷發行報紙,王林給坐鎮徐州督戰的唐峰發去電報:報告司令文章已見報,下一步會跟進報到進展情況。
唐峰看到《興華日報》頭版大標題:日軍在上海胡作非為,引發民眾抗議遊行。下面是該事件的概況介紹。在報紙的第二版刊登了一篇《評上海事件》文章寫道:日軍打著援助清政府的旗號進入中國,但日軍騷擾我國民眾,且鳴槍驅散遊行民眾,其強盜嘴臉暴露無遺。袁世凱作為清軍駐上海最高指揮官,不但不為民作主,反而袒護日軍,清政府面對外國人時軟弱無能,只會國無寧日、民不聊生。廣大人民群眾要團結起來,把日本人趕出去,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
唐峰對陳江說:“請李鴻章來見我!”
李鴻章走進唐峰的辦公室。唐峰把電報遞給他說:“李部長請看看報紙!”
李鴻章看完之後說道:“委員長有何吩咐?”
唐峰說道:“我想了解一些南洋水師的情況!”
李鴻章說:“南洋水師成立於光緒元年(1875年),提督衙門(艦隊司令部)駐金陵城,現任提督為李成謀,艦隊旗艦為開濟號巡洋艦。”
唐峰問道:“開濟艦也和定遠艦、鎮遠艦一樣,是德制鐵甲巡洋艦嗎?”
李鴻章回答:“委員長!大清帝國一共有兩艘德制鐵甲巡洋艦,分別是定遠艦和鎮遠艦。開濟艦隻不過是江南製造總局建造的一艘無防護巡洋艦而已。南洋水師沒有排水量在三千噸以上的軍艦,他們根本就無法與劉司令(劉步蟾)率領的我軍艦隊抗衡,委員長不必擔心。”
唐峰說:“我知道了,您先回去吧!”
臨時政府國防委員會發布了《向長江以南進軍的命令》。命令說,清朝政府勾結日本人、俄國人成立聯軍部隊,企圖依據長江天險頑抗到底,但是,無論他們使出什麼招數,也抵擋不住歷史車輪的碾壓,雷霆縱隊以雷霆萬鈞之力,不惜任何代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敵軍的長江防線。直搗金陵城,生擒光緒帝。把清政府和俄國及日本人聯軍乾淨徹底地消滅掉。推翻封建腐朽的清政府。
清晨,長江北岸的雷霆縱隊第一艦隊旗艦定遠艦上一片忙碌的景象,戰士們在軍官地指揮下,做著開戰前的準備工作。雷霆縱隊第一艦隊司令員劉步蟾親自來到艦橋,等待進攻的命令。
進攻的時刻到了,劉步蟾從望遠鏡裡看到了三顆紅色訊號彈,(這是進攻開始的訊號)他右手用力地向下一揮:“傳令下去各艦以定遠艦、鎮遠艦為中心,擺成人字隊形,航速十節,向南岸發起衝擊,通知槍炮官,艦首三零五(三百零五毫米)主炮一發試射,開炮!”衛兵透過傳聲筒將命令傳達下去,定遠艦將打響長江攻防戰的第一炮。
一發炮彈帶著尖利的嘯音飛出炮膛。其他各艦也相繼開炮,與此同時,長江北岸的雷霆縱隊炮兵陣地也開火了,一枚枚炮彈向著長江南岸飛去。有的擊中了對岸的防禦工事,有的擊中了敵軍的艦船,水裡激起一股股幾十米高的水柱。在如此強大的火力掩護下,雷霆縱隊的步兵每六十人一組,搭乘木船向長江南岸發起進攻。
面對雷霆縱隊的猛烈進攻,聯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袁世凱一面下令聯軍炮兵開炮還擊,壓制雷霆縱隊的火力,一面下令海軍對正在渡江的雷霆縱隊船隊發起攻擊,聯軍艦隊兵分兩路:一路由日本聯合艦隊第一艦隊隊的四艘戰艦及南洋水師的三艘主力戰艦組成,以日本軍艦吉野號為旗艦,由坪井航三指揮,利用艦船航速快,裝備有速射炮的優勢,向雷霆縱隊艦隊發動正面進攻,以吸引雷霆縱隊艦隊的火力。另一路以開濟號為旗艦,由李成謀指揮,向雷霆縱隊的木製運兵船發動進攻。
福遠艦上的瞭望兵就發現了聯軍艦隊的動向,立即向艦長報告,艦長下令:“發旗語向定遠艦報告!”定遠艦上的瞭望兵看到旗語後,向劉步蟾報告說:“司令,福遠艦瞭望兵報告,敵艦已經出動,共七艘,旗艦酷似當年在大東溝逞兇的日本軍艦吉野號!”
劉步蟾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傳我命令,各艦集中火力,攻擊吉野號,要把它打沉,為在大東溝戰死的弟兄們報仇!”瞭望兵立即發出了旗語,命令各艦集中火力攻擊吉野,併發出旗語,請求長江北岸的炮兵提供火力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吉野號成了眾矢之的,一顆顆炮彈向著它飛去,一股股水柱在它周圍升騰起來。東鄉平八郎(日本軍艦浪速號艦長)發現吉野號成了眾矢之的,趕緊指揮浪速號去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