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折明月> 第52章 教 心中終於暢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章 教 心中終於暢快 (2 / 3)

桃漾回到桂月園後,剛一踏上抄手遊廊,就有一灑掃婢女走上前來,遞給她一隻精巧的檀木盒,低聲道:“奴婢一早在院門前灑掃時,撿拾到了這個,見上面寫了是送給姑娘的,就先收了起來。”

桃漾聞言神色微疑,自婢女手中接過後開啟,見檀木盒內是一對碧色竹結玉簪,她眉心微皺,這對玉簪她很熟悉,是那日她和謝書易一道去首飾鋪子裡曾見到過的。

桃漾拿起竹結玉簪,見檀木盒底果真還有一紙條,上面字跡沉穩勁力:“那日見桃漾妹妹喜歡這對竹結玉簪,當時不敢送與,怕妹妹回絕,既已送來,還望桃漾妹妹能收下,竹乃君子之風,桃漾妹妹品性高雅,與之極為相襯。”

桃漾垂眸看上片刻,示意婢女下去,將手中檀木盒合上後回了竹院。

待到第二日,桃漾正在竹院裡閑坐著翻看書卷,有婢女前來回稟:“姑娘,二房的大少夫人來了。”桃漾聽在耳中時不由輕疑:“大少夫人?”

婢女口中所言,是謝書易的夫人簡氏。

簡氏自幼體弱,常在院中養病,因著嫁入淮陽謝氏三載卻遲遲未有身孕,不得謝老夫人的喜歡,桃漾與她未曾說過話,只在老夫人的存玉堂裡見過數面,桃漾實在未料到,簡氏會來竹院裡見她。

“讓她進來。”

不多時,簡氏在婢女的陪同下走過來,她一襲素雅衣衫,面容清瘦,與桃漾溫聲道:“適才來給夫人問安,想到桃漾妹妹如今住在此處,便來小坐一會兒。”

桃漾對她莞爾,抬手給她添了杯溫茶:“這是玫瑰蜜飲,大嫂嫂可喝的慣麼?”簡氏對她頷首:“我嘗嘗。”

簡氏不是個話多的人,在桃漾這裡坐上有一刻鐘,與桃漾直言道:“明兒我想去城外的大源湖遊船,也邀了幾位府中的其他妹妹,桃漾妹妹可有空閑去麼?”

桃漾烏眸含笑看著簡氏,思及謝懷硯與她說過的話,對簡氏頷首:“大嫂嫂能想著我,帶我一道去遊船,我自是願意的,”桃漾抬眸往四下裡看了看:“我在這院中閑著也是無趣。”

如此,簡氏與桃漾約好明日一早在府門前一道出城,因著出發的早,便不去存玉堂裡給謝老夫人請安。

待到第二日,桃漾頭上戴了帽笠早早的就在門外馬車內等著簡氏,只是,她在這裡待了許久,也不見有府中其他的女郎出門。

簡氏出了府門後,來到桃漾馬車前,溫聲道:“嫣兒妹妹她們忽然有了別的事,一大早的與我說不去了,今兒就只有我和桃漾妹妹了。”

桃漾聞言回她:“無礙,只我和大嫂嫂也能清淨些。”

簡氏再與桃漾說了幾句客氣話後,被婢女扶著上了她的馬車。

大源湖在淮陽城外二十裡,是淮陽地界最大連線最廣的湖,卻不是遊船最好的去處,三面為山,一面為密林,太過幽靜。

馬車行駛的緩慢,走了近一個時辰才行駛至密林中的官道,已是晚秋,林木中黃葉飛落,鋪了一地金黃,簡氏的馬車在前,桃漾的馬車跟在後面。

不多時,密林之中似是忽然起了一陣疾風,吹動的樹葉唰唰作響,桃漾意識到不對時,抬手掀開車簾,只見密林兩側的粗壯樹木後湧出幾十蒙面黑衣人,正提刀向她們這兩輛馬車而來。

簡氏的馬車已停下,此次與她們隨行的部曲紛紛上前護在馬車周圍,與黑衣人打鬥,桃漾剛合上窗,馬車車門就被人給推開,是簡氏身邊一身量高大的嬤嬤。

她神色焦急與桃漾道:“五姑娘,這裡危險,快跟老奴走。”桃漾聞言慌亂的對她點頭,直接就跳下了馬車,這嬤嬤身量高大如男人,一手扯著簡氏,一手扯著桃漾,就往密林深處走。

“少夫人和五姑娘放心,已有人往淮陽去報信,待府中人前來接應,定然無事的。”

這嬤嬤帶著她們來到大源湖的分支河流,三面高山環繞,形成一巨大水坑,一眼望去,心中只覺壓抑,如同天地為籠,被困在了這裡。

桃漾正抬眸看著這裡的地勢,身側的嬤嬤看她的目光已顯露兇狠,豎掌抬起,就要落在桃漾頸後——

半個時辰後,密林外傳來陣陣馬蹄聲,響徹整個大源湖周側,待為首之人帶著幾十部曲入了密林深處後,林中忽現上百黑衣蒙面人,如同一張巨大黑網,將騎馬趕來的部曲圍在其中,插翅難飛。

大郎君謝書易自一群黑衣人後騎馬而出,神色冷沉,睨了氣度淡然高坐在馬背上為首之人一眼,揚聲道:“謝懷硯,你果真是來了——”

為首之人調轉馬頭,側身看過來,謝書易神色瞬時變的驚駭,沉聲問:“怎麼是你,謝懷硯人呢!”謝三郎君謝循在馬背上垂眸看他:“二哥公務繁忙,自是在刺史府處理公務,大哥是在等二哥來麼?”

謝循高坐馬背,唇邊勾出一抹鄙夷的笑,與謝懷硯有上幾許的相似,讓謝書易瞧著格外的刺眼,他呵笑一聲:“謝循,你就是謝懷硯的狗。”

府中人皆知,三郎君謝循最是敬重他二哥,與他關系甚篤,為他鞍前馬後。

謝循聞言也不氣,只落於身側的手抬起,只見山林之中的部曲如石子滾落一般一沖而下,將謝書易的人通通圍住,謝循高聲吩咐:“都給捆起來!”

謝書易是淮陽謝氏長子,他父親也是謝老夫人所出,他自認他沒有哪裡不如謝懷硯,唯一輸給他的,便是他父親不是謝氏家主。

他和謝懷硯年紀相仿,只因這一點,自幼他就不能和謝懷硯一樣,他的君子六藝也一樣登峰造極,可所有人的目光卻都在謝懷硯身上。

年少時,是意氣行事的不滿,心中的不服,長大後,卻是權利的角逐,謝懷硯年少時去了建康城,他就留在淮陽,後來謝懷硯回了淮陽任豫州刺史,他就去了建康城為官。

他從不比他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