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在關中與夏侯淵纏鬥,他在騎兵上的指揮能力極其出色,連夏侯淵都覺得很是頭疼。
淳于瓊聯合袁譚臧霸等人,用許攸之計,連敗昌稀,于禁只能堅守泰山。
倒是程昱設計,讓朱靈吃了一些小虧,不過他部下比朱靈帶的人要少了一些,也不敢逼迫過多。
主戰場之外的戰場,曹操只能勉強地支援,有勝有負。
真正的勝負,要看官渡。
袁紹的大軍,輕鬆地度過地度過了黃河,一直到官渡之前,這才停了下來。
這是從冀州到許都,唯一的要塞。
這一段包括黃河,都不算是天險了,畢竟有一段黃河水淺,隨便搭建浮橋就能夠透過,甚至小股人馬可以直接涉水而過--不然歷史上曹操打官渡之戰,為什麼不像赤壁之戰那樣,直接依仗河流的天險?
就是因為黃河可以輕易渡過的地方,太多了啊。
還好曹操對這場大戰,也是做了很多的準備。
官渡的地形險要,容易扼守,更何況曹操還從劉備地盤上用各種方法弄來了不少水泥,加固防線的防禦--不然他也不會無奈的用佃戶去換糧食,當年挖墳墓弄來的那些貴金屬,基本都交給商人去弄水泥了。
而且官渡也就那一段是險要,扼守住之後,大軍不得寸進,在後方曹操則可以保持足夠的機動兵力,不至於打呆仗。
這也是曹操不守黃河的原因--黃河沒長江那麼難過,而且黃河太長,處處都有渡河的口子,要是分兵把守,反而分了自己本來就薄弱的兵力,這種呆仗曹操是不會打的。
所以他只是扼守住了黃河其他的防線,讓袁紹不至於大軍全部都展開攻擊兗州,攻打他的內部。
用官渡抵擋袁紹的大軍,消磨對方的銳氣,然後再尋找破敵的良機。
這就是曹操用的戰術。
袁紹就算兵力再多,他也會受到攻城器械不夠出色的限制,要攻打官渡這樣的要塞,無非就是那些手段,對防守一方來說,還是佔據了很多的優勢的。
袁紹的思路其實也差不多。
雖然攻城困難,可是卻可以將曹操的主力吸引在一起。
官渡贏了,曹操的主力也就沒了,到時候許都,就是他的囊中物。
甚至其他地方的曹操精銳,到時候都是他的--這一仗,歸根結底不是為了徹底地消滅對方,而是為了取得勝利,向天下計程車族證明,自己才是值得追隨的物件啊!
表面上看來,雙方動員了接近百萬的正規軍,可是真正的戰場,卻只是在官渡這裡!
袁紹贏,天下計程車族都會支援他。
曹操贏,天下計程車族同樣也會支援他。
到時候就算散落在各地的曹家宗族和袁家子弟想要繼續抵擋下去,也許身邊的那些士族將領們,就會把他們給綁了。
歸根結底這是他們內部的一種鬥爭,是為了決出勝負,而不是徹底的消滅對方!
這就是和歷史上官渡之戰不一樣的地方了。
不過雖然不一樣,可是官渡之戰,依舊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