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確實能幹出這樣的事兒來。
畢竟在被人因為相貌的原因,看輕這麼多年,就算是一個豁達的人,也會變得偏激。
更何況龐統天生不是什麼豁達的人。
這年頭計程車子,都習慣說自己是一個善於教化天下,或者治理天下的人--這種事情說起來是最有逼格的,也是士子們最追求的,所以像荀殘這種,被評定認為是”王佐之才”的,幾乎等於是最高的讚譽了,畢竟這年頭不能隨便說誰是聖人。
王佐之才的意思,就是可以當帝王的佐官--佐官聽起來很卑微,可是帝王的佐官,那就是宰相了!
所以呢,就算不是王佐之才,也要努力朝著王佐之才這個方向去努力。
然而龐統卻不。
他不吹自己是王佐之才。
而是幾乎公開的宣稱,自己要當一個靠陰謀改變天下的人。
換而言之,他自己評價自己,不是張良蕭何那樣的人,而是陳平那樣的人。
這並不是一個士子正常的評價標準。
在歷史上,龐統是周瑜在南郡時候的從事,演義中的舌戰群儒是虛構,然而龐統在周瑜死後,送喪到吳郡,和當時東吳的名士們,則有過一番類似舌戰群儒的交談。
那次交談,龐統詞鋒如刀,對江東那些名士們都做了精準的譏諷--也是因為這個事兒,他不被孫權所喜,最終離開孫權的麾下,投入了劉備的麾下。
龐統偏激的性格,可見一斑。
“以騾騎將軍治下的制度,倒是異常適合士元兄。”諸葛亮微笑道。
“人才就像錐子,只要進入了囊中,自然就會脫穎而出。可是也需要有人,將錐子放入囊中,才能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劉皇叔治下的政策,則可以不斷地將那
些真的假的錐子都放入囊中,這樣的制度,是龐統所喜歡的,所以自然要去。”龐統長笑道:“不看臉色,不論出身,只論才華,天下還有比這更適合我的制度嗎?”
孟建石韜崔鈞同時無語,不過他們也知道,在荊州,哪怕龐統是大家族的子弟,也有一定的名聲,確實很難出頭。
而且他們這些人早就看出來,劉表不是什麼明主,最重要的是,劉表身邊的位置,早就被蔡家和蒯家全部佔據了,這兩家雖然相互爭鬥,然而對其他家族的態度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拒絕。
他們要的是壟斷。
“你們的選擇呢?”龐統反過來問他們了。
“我打算去許都投司空。曹公雖然現在實力不如袁紹劉備,然而卻奉迎天子,有著大義的名分。在他的麾下,固然也選拔寒門士子,然而對士子卻尊重得多了,以我的本事,進入朝堂,當有一番作為。”孟建倒是毫不客氣。
石韜則是搖了搖頭:“我欲再觀望一下。”
“再觀望,就沒什麼希望了!現在曹公麾下正是缺人的時候,同時我們討論的那個策略,可以幫助曹公穩定西北,甚至是將庸涼納入!再不去,就晚了!”孟建對石韜道。
“這倒也是。”石韜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