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她的選擇是否正確,單論這份決斷,就遠遠不是常人所能比的。
小張三丰跟隨覺遠,學的最多的當然佛法。
只不過小張三丰對這門學問都學的一知半解。
他對佛法有很多的疑問,最開始他還會跟覺遠提問。
“師傅,佛不允許殺生,那別人如果要殺我,我是直接等死麼?還有,既然不允許殺生,那為什麼師叔伯還有師兄們都在習武呢?”
“師傅,你講大德高僧以身飼虎,那麼老虎這一頓吃飽了,下一頓怎麼辦?難道要其他的大德高僧去喂他麼?可是為什麼師叔伯們還有師兄們不去喂老虎呢?”
“師傅,你說佛家要普度眾生,那我們寺裡面有那麼多錢和糧食,山下的百姓卻又那麼多餓肚子的,為什麼我們不把這些錢和糧食分給那些餓肚子的百姓呢?”
“師傅,你說佛渡有緣人,為什麼香客們上山,給香火錢多的,師叔伯和師兄們就笑臉相迎,不給香火錢只求佛主保佑的,他們就冷淡對待呢?依弟子看,似乎應該叫佛渡有錢人才更多啊。”
……
小張三丰捱了一頓痛揍。
覺遠當然不是一開始就揍他,最初的時候,還是會給他講一些道理,但是在小張三丰的追問下,卻怎麼也講不通,越講越覺得小張三丰說的都是歪理,但是他就是不能給對方講明白了。
覺遠本身也不是個腦子轉的快的,想不通,他就不再去想,揍了張三丰一頓,警告他以後不可對佛心生妄念、不可對佛口無遮攔,要對佛保持恭敬云云。
從那以後,小張三丰就再也沒有就佛法問題問過覺遠哪怕一次。
蘇紫煙好奇之下,再一次在夢境之中,聆聽了小張三丰的心聲。
在捱揍的時候,小張三丰如是想:師傅說不過我,便來打我,可是佛法明明就有很多問題,學也學不清楚,問也不敢問,去球,不學了……
蘇紫煙:“……”
從那以後,小張三丰“端正態度”,將覺遠教給他的佛經背的滾瓜爛熟,每次覺遠考察,都覺得十分滿意,然後就不斷的教給他新的佛經。
直到有一天,小張三丰終於學到了《楞嚴經》,以及虛竹暗中在裡面寫下的九陽真經。
小張三丰敏銳的發覺,這部楞嚴經時候與其他佛經大有不同,裡面說的很多道理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他從沒有被傳授過武學,自然也不會朝哪方面去想,既然覺得這部楞嚴經與眾不同,自然就多用了幾分心思去琢磨。
於是,漸漸地,他開始生出一些內力,只是因為修煉不得法,所以內力積攢的速度極慢。
而且,他也根本不懂什麼是內力,只覺得自己好像一天天變得更有力氣、耳聰目明、身強體壯,只覺得是自己漸漸長大的緣故,倒也沒有多想。
及至後來,瀟湘子尹克西盜經、張三丰隨覺遠去追、遇到楊過、郭襄等等,這都是蘇紫煙知曉的事情,自然略過。
然後就是張三丰以郭襄所贈禮物中學的羅漢拳打退何足道,被少林追殺、覺遠死掉等等一系列故事。
等到張三丰在武當山下,受到一對自強不息的小夫妻激勵,決定進山潛修時……
神鵰小世界的劇情線至此結束,蘇紫煙不得不遺憾的停止了觀察。
可這樣一來,張三丰以後的經歷該如何填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