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得新終於高興了一點兒,就隨便誇獎了趙志全幾句。這一下,趙志全頓時感到揚眉吐氣,面子上大大地有光了。
劉得新將軍將地形圖鋪在桌面上,開始將親眼所見與圖中所注一一印證,看看有無差錯。
見他目不轉睛、聚精會神的神態,郭、趙兩人怕擾了劉將軍的大事,於是,便悄悄退出。
劉得新將軍竟然一無所覺。
過了一個多時辰,劉得新將軍的親兵來請郭濤,郭濤立刻隨親兵來到了劉將軍的行軍帳中。
劉得新已經沏好了茶,招呼郭濤坐下品茗。
待親兵退出之後,劉得新將軍就將此次招安之行的見聞向郭濤詳細地述說了一遍。最後,他提出了攀爬懸崖用奇兵的設想。
劉得新將軍問郭濤:“兄弟,現在看,這一戰的關鍵就在於找到一個能夠攀上懸崖的能人。
說心裡話,我第一個就想到了兄弟你。
如果你也不能勝任,那麼,我只能放棄這個想法,因為我們大明遠洋水師之中實在是沒有這樣高明的人才。”
雖然,郭濤對行軍戰陣之事並不是十分熱心,但他一直用心在聽。聽劉得新說完之後,郭濤毫不遲疑地答應先去試試,如果能行,那當然最好。
而且,郭濤建議:“劉兄,事不宜遲,今晚,我們就去看看這道天險到底險成了什麼樣子。”
看到郭濤躍躍欲試的神色,劉得新的信心又增加了一份。
劉得新將軍先將此事報知聖使節鄭和。然後安排了一下營中事務,又挑選了二十名精壯的水手,以趙志全為嚮導,午時初起,一行二十三人就乘上一條雙桅快船出發了。
在趙志全的指揮下,快船先向南行,然後繞了個大圈子,在大約二更天的時候,折向小瀛洲島背後。
夜空中星繁月彎,海面上風柔浪微,一片模糊,這就使得島上的燈火分外醒目。
在陣陣海浪聲中,快船悄悄地向小瀛洲島靠近。很幸運,他們沒有撞上海盜的巡哨船。想來這些傢伙們都在忙著酗酒賭錢,及時行樂,巡不巡哨也就沒人管了。
劉得新將軍站在舷側向島上張望著,他一邊壓低了聲音對郭濤說道:“兄弟,海匪終歸就是海匪,終究只是一群永遠也成不了大氣候的烏合之眾。
在這樣的生死關頭,陳守義竟然不知道加強戒備,所以,他永遠也當不成國王,只能是個大當家。”
說完話,劉得新自己先笑了,並且他笑著繼續往下說:“我看,到最後,這群烏合之眾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真是一群送命之輩呀。
連這種送命之輩都剿滅不了,還四戰連敗,可見榜葛刺王國的兵將熊包到了什麼程度。”
這回他說完話後,連郭濤也笑了。
快船在趙志全的指揮下,繞過數片暗礁,神鬼不覺地停靠在了崖下。
劉得新將軍仰頭上望,在殘月微弱的光芒下,懸崖壁立,蓬萊峰直接插入了一片模糊的夜空之中,看著都讓人覺得心慌。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劉得新心中的憂慮不可自主地加重了三分:“郭兄弟能行嗎?”
劉得新將軍的目光不由得轉向郭濤,只見郭濤已經將渾身上下收拾利索,正伸手推開趙志全遞過來的百寶鉤和攀山索。
郭濤一言未發,這是由於他對自己的輕功極具信心。
懸崖最下方是四丈餘光滑如鏡、滑不留手的絕壁。郭濤身形一晃,已騰身而起。劉得新、趙志全和水手們只覺得眼前一花,面前已經沒有了郭濤的人影。
眾人抬眼上望時,只見郭濤正附身在五丈多高的崖壁上向上方觀望。
平日裡眾人見郭濤為人單純寡言,謙和知禮,雖然趙志全一再聲稱我家公子武功了得,但是,由於趙志全一貫喜歡“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所以,眾人並不深信,都是一笑了之。全都認為郭濤也就是個普通的武林中人而已,功夫也高不到哪裡去,都不十分在意。
如今,眾水手全都在疑心自己是不是看錯了,難道說這就是那位永遠和和氣氣平平常常的郭濤公子嗎?這也藏得太深了吧。
劉得新將軍內心劇震,這是自相識以來,郭濤首次在他的面前顯露武功。
從前,劉得新也一直認為,雖說郭兄弟功夫高,但並不見得比我高明多少。
可今晚見郭濤隨風而起飄逾五丈的身法,別說是劉得新,就是他的父親、山東劉家的掌門人親自來了,也是遠遠不如。
劉得新真服了,終於相信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長出了一口氣,放心了,對郭濤的信心一下子提高到了十成:“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