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接受招安,那麼,鄭和就會舉兵來攻島。
鄭和與我們之間將會有一場血戰!
梁永傑剛才說了,大明水師有五萬餘人,猛將五十餘員,全都是驕兵悍將。並且,大明遠洋水師必定裝備有火炮、火槍等火器。
這些火器我雖然未曾親見,但聽人傳說‘此物一發,神魔俱滅。’而大明水師的統帥鄭和又久經戰陣,是大明皇家第一高手,據說功力之高,還在少林無嗔大師之上。
我們小瀛洲島上無人是他的對手。
若戰,我等必定凶多吉少。”
說到此處之際,陳守義站在了大廳的另一端。他遠遠地看了一眼李華和陳運來,李、陳二人仍然在沉默。
陳守義慢慢向李華和陳運來走過來,走到了李、陳兩人面前,隨即轉身,慢慢地繼續向前走去。
陳守義在繼續說下去,但他的聲音之中似乎已經有了一絲無奈:“第三條路便是逃。
如今,和難成,戰必危,所以,我們只有逃。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我們兄弟已經從中原出來十萬裡了,難道還怕再走遠一點兒嗎?何況鄭和也不會久居榜葛刺,他還要繼續下西洋。
鄭和走了之後,我們還可以捲土重來,再圖大事。
可離開小瀛洲島之後,我們便又成了喪家之犬。所以,必須要先安排好退路。
要不然,近兩萬人飄蕩在大海上,腳下無根,要吃要喝,這可是半點兒也馬虎不得的大事!
真要是到時候缺吃少喝,那人就散了,我們的一番心血便又白費了。
所以,我很難下定決心。
前些日子,我派過海龍王飛出去打探大明水師的情況,可是過海龍一去不回。
前兩天,有朋友給我傳來了訊息,鄭和船隊已經來到了榜葛刺。
我本來正在盤算,如果鄭和兵少,我們能不能打打寶船的主意,沒料到鄭和倒先派人來了。
二弟,三弟,你們看,事到如今,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說完話的時候,陳守義正好站在了李華和陳運來的面前,不再轉了。
李華看向陳運來,見陳運來正在看過來。
二島主李華本來就是個沒主意的人,他忽閃著無神的大眼睛向大廳四面看了三圈,還是沒主意。
最後,李華只能硬著頭皮實話實說:“大哥,這麼多年了,我鞍前馬後跟著您,您最知道我,我一向總是沒主意。
這些年,無論什麼事情,從來都是您決定怎麼辦,我就怎麼幹。
這次也一樣,您拿主意,我辦事情。”
說完話,李華心虛地看了一眼大哥陳守義,見大哥正目光炯炯地看著三弟陳運來。
陳運來今年剛好四十歲,他是武當派的叛逆,一直都在躲避武當門人的追殺,這一點與陳守義倒是同病相憐。
此人工於心計,向來鬼主意極多,只要他的眼珠轉了三圈兒,那麼,一個壞主意就已經產生了。
本來,此時陳運來正在琢磨鄭和的來信,見大哥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於是,陳運來翻了翻白眼珠兒,一個鬼主意立刻就誕生了:“大哥,眾人拾柴火焰高呀!
如果,您把島上的頭領們都召集過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拿主意,那不是更好嗎?”
陳守義眼睛一亮,誇讚道:“好!到底還是三弟有想法,有見識。
那好,今晚便召集所有的頭領們來聚義廳議事。”
大當家陳守義隨即就吩咐李華:“二弟,你馬上就去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