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璟緩緩道:“陛下於武英殿大罵群臣,朝中頗有非議……”
“哈哈哈……”楊士奇大笑打斷道:“痛斥魏國公、鐵鼎石,陛下實有雄主之像。”
“魏國公手攬軍政大權,雖有燕王、趙王制衡,但只看其排斥榮國公、開國公……如今已隱有權臣之兆。”
劉璟緊緊盯著楊士奇的雙眼,後者視線並不偏移,坦然直視。
“君欲何為?”
楊士奇輕聲道:“願輔佐聖天子。”
劉璟嗤笑一聲,自己已經給出了足夠的暗示,而楊士奇的回答卻很模糊,顯然讓他很不滿意。
楊士奇是真的想上這艘船,這是一艘很可能獲得極為豐厚收益的船,但他也知道,助陛下掌權,驅逐燕王一脈、權臣,這是關乎到無數人性命的大事,對方不會輕易的讓自己登上這艘船。
漢獻帝衣帶詔故事,史書上清晰可見,多少顯貴都被曹孟德族誅。
說到底,楊士奇想登上這艘船,但並不願意冒太多的風險。
說到底,楊士奇希望透過劉璟而正式踏上士途,而不是困坐於翰林院的文士。
但,這可能嗎?
“陛下安坐皇城,不得自由,如籠中之鳥。”劉璟緩緩道:“士奇兄但可宣揚。”
這是在告訴楊士奇,陛下如今沒什麼動作,你想向魏國公、燕王、趙王告密,隨便你!
楊士奇輕輕咳嗽兩聲,“魏國公身邊多有重臣,燕王多招攬科舉入仕的文官,趙王親近武將,在下如何能近?”
這番話算是說的夠坦誠了,徐輝組看不上我,李高熾重視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李高煦說是個藩王,但更像個武將……我攀不上他們,所以會選擇陛下。
劉璟轉身回走,透過金川門,走在大道上,臉上帶著笑意,突然指著不遠處的書局,“久聞士奇兄遍覽群書,可曾讀過《江湖豪客傳》?”
“《江湖豪客傳》?”楊士奇無語了,自己讀經研義,讀史誦詩,但這書……一聽就知道是那種民間小說。
“找一本看看吧。”劉璟深深看了眼楊士奇,“特別是第十回。”
劉璟一路徑直去工部報道,工部尚書嚴震早就投向李高熾一方,對忠於李允炆的劉璟自然不太看得上眼,不過虞衡清吏司實在是個沒人肯去,才應了下來。
而楊士奇在金陵城內跑的腿都細了,好不容易找到一本還是手抄本。
翻到第十回,楊士奇喃喃念道:“李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
光從標題看不出什麼,楊士奇耐心往下看,看到那首詩,“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顥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楊士奇嗤笑了聲,這首詩在他看來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繼續往下看,猛地頓住了。
“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請之‘投名狀’。”
“投名狀……投名狀……”楊士奇丟開書,在書房裡來回疾走,臉色陰晴不定。
想上這條船,就要繳一份投名狀。
劉璟的意思自然不會是讓自己去殺個人……如果真要啥,那燕王、趙王、魏國公三方勢力,要殺三個人呢。
林沖一介武夫,而自己是滿腹文采的文士。
楊士奇知道,劉璟的意思是,你想來投,有什麼能讓我放心,讓陛下放心用你的理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