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午餐肉和肉食供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午餐肉和肉食供應 (2 / 2)

畢竟,那麼多家禽和牲口集中養殖,實在太容易得病了。

在付出不小的代價之後,孫元這才深刻的認識到,集中養殖這條路在明朝根本就沒有辦法實行。打個比方,你如果要‘弄’個養‘雞’場,首先你得按幾臺大風扇,以便在熱天給‘雞’散熱,這東西,他實在沒辦法鼓搗出來,更別說土黴素之類的‘藥’物了。

想了半天,他這才意識到這條路走不通。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公司家農戶,讓百姓分散養殖,然後他統一收購。如此一來,就算是偶有瘟疫,也不會大規模傳播開去。

明朝江南地區本有分戶養豬的傳統,只不過,因為缺糧,豬的飼料都是豬草、糠皮之類

。這些東西熱量低,豬吃了根本就不長‘肉’。很多農戶的豬,要養上兩三年才能出攔,還瘦得跟老頭兒一樣。

糧食,孫元不缺。他現在有錢了,水師每年走海貿易所獲之利巨大。沒有糧食,大不了從呂宋和越南購買,那邊水土氣候極佳,水稻一年三熟,價格也極其便宜。

明朝末年的饑荒,其實只發生在長江一北,南方還是很富庶的。

有了大量糧食之後,海捕的小魚小蝦實在太多,大家又不愛吃。索‘性’就磨成粉末做了飼料。

於是,孫元就發動手下軍戶以農戶的方式分散養豬,揚州鎮則為他們提供飼料。待到豬出欄之後,則由鎮中扣除飼料的本錢之後現金收購。

當然,不是軍戶的百姓要想加盟,揚州鎮也不會拒絕。

如此,一頭豬出欄,扣除飼料成本之外,軍煌百姓可得一錢到兩錢銀子之利。雖然不多,可好在豬出欄快呀!半年就能養‘肥’,一年可以養兩撥。這個養豬速度在古代,簡直就是神蹟。

但孫元還是不滿意,要知道在現代社會,三月‘肥’、百日‘肥’是行業標準,再拖下去,養殖戶就要虧本了。問題是,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做不到呀!

有了大糧的飼料,分散養殖一經推廣就獲得了巨大成果,兩萬軍隊的吃‘肉’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再多些人,孫元就沒有法子了。也因為這樣,寧鄉軍的規模一直都不是太大。

這種半年就宰殺的豬‘肉’滋味實在不怎麼樣,‘肥’‘肉’還好,油水倒是足。瘦‘肉’下鍋一炒,出來的水比油多,孫元是不喜歡吃的。

他更喜歡那種要養一兩年的,全靠吃草吃糠攢‘肉’的綠‘色’生態豬‘肉’。

後世有一種說法:部隊的戰鬥力來源於他的伙食。

伙食和營養問題得到解決之後,孫元總算是鬆了一口大氣,部隊中的夜盲症也好了許多。那些瘦小的年輕士兵身上也開始長肌‘肉’,變得魁梧起來。

午餐‘肉’的出現,讓南京上流社會大為轟動。這東西‘混’合了大量香料,味道實在是好

。而且,又用玻璃瓶子裝著,一看就覺得高階。

加上這東西在市場上又尋不到,到最後簡直成為一種地位的象徵。

而且,因為裡面的‘肉’含量實在不多,養殖豬‘肉’的油水又少,吃起來又不太膩,適合老年人,倒有些朝補品發展的跡象。

至於‘奶’粉,‘奶’子本就補養身子的聖品。要想‘弄’到這種東西,首先你得有個的身體健壯的‘奶’娘,或者羊一群牛/用熱牛‘奶’下物午餐‘肉’,再加上一碟水果罐頭,最是高階大氣上檔次。

說起水果罐頭,當初孫元主要是為了解決部隊將來北伐時的維生素攝入問題。古代戰爭一般都發生在秋末,原因很簡單,秋收之後,部隊可以輕易地獲取補給。而且,打仗要死人,一死人,說不好就會發生瘟疫。因為天氣涼了下去,病毒的繁殖速度滿,就算戰場上死再多的人,也不會使得軍種疫病流行。

當然,一場戰爭從開端到結束,幾個月總是需要的,一拖很容易就拖到隆冬季節。

北方冰天雪地,士兵的吃菜是個大問題。於是,孫元就鼓搗出了這麼一種東西。

卻沒想到,水果罐頭也變成了南京上流社會的養身之物。

老人年紀大了,腸胃弱,很多人根本就吃不了‘肉’,又不能沾生冷之物。水果罐頭因為事先經過蒸煮,按照中醫的說法已經去除了火氣,非常適合老年人。

自己的軍糧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倒讓孫元有些始料未及,也是好笑。

午餐‘肉’、罐頭食品在後世已經被專家給批爛了,孫元一看到就想吐。即便是在軍中,士兵們一看這些東西,也是頭大如鬥,能不碰,就不碰。

如今,看馬士英拿這些東西來養身體,小余一臉的難受。

聽到馬閣老問,他回答道:“沒錯,在下剛從宮中出來。最近青黃不接,也沒有什麼好東西。當今天子又是個簡樸節約的聖君,我家總兵官心中不忍,命下官進供了一些揚州的特產入宮,娘娘那邊也備了一份。好在娘娘頗為喜歡,就讓田公公傳下官進宮,說是有恩賞下來。”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