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明代霽藍,首推宣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明代霽藍,首推宣德 (2 / 2)

而現代彷品造型頭重腳輕,重心高,手感輕盈,表現出兩個時代造型工藝上較大的差異。

從紋飾上看,元代龍紋飾剛勁有力,神形兼備。

釉色藍白相間,潔雅明快,藝術感極強。

這體現了古人“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風格。

而彷品的紋飾比例失調,刻畫呆板,無形無神。

從瓷胎上看,元代瓷胎質較為粗糙。

瓷胎灰白色,或澹紅色。

鐵鏽斑點和火石紅(黃衣子常見,且感覺自然。

這給人以一種老熟、老氣感。

現代彷品瓷質細膩潔白,火氣重。

這顯示了兩個時代,在煉瓷土和燒製工藝上的不同。

再就是釉彩,從釉彩上看,元代釉色肥潤釉面深淺變化,釉色純正,質樸古拙。

元代的釉彩,有聚釉、縮釉、垂釉等特徵。

而現代彷釉色十分完美,充分體現了兩朝代不同的施釉方法所產生的不同美感。

相比起來,元代的霽藍釉瓷器,還是比青花釉瓷器好彷的。

當然,也只是相對來說,畢竟那個時期使用的都是麻倉土,就算不用蘇麻離青,也是使用的鈷料。

幸虧現在佛頭青料,還容易提煉,要不然想要彷制元代霽藍釉瓷器,甚至更加困難。

而到了明,特別是宣德時期的霽藍釉,已經達到巔峰。

宣德朝所燒的藍寶石釉色,舉世聞名。

所以,能夠與紅釉、甜白,並稱為宣德時期三大高溫單色釉品種,自然不簡單。

所以,宣德藍釉歷來即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傳世品較為少見。

盤內施白釉,釉色微青,橘皮紋明顯。

外壁滿施高溫鈷藍釉,口沿處釉層垂流顯露白色胎骨。

藍釉髮色純正,色如藍寶石般晶瑩剔透。

這就是宣德朝,霽藍釉瓷的代表特徵。

所以,明代霽藍,是最為後人稱道的首推宣德一朝。

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畫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

宣德霽藍釉的特徵,也十分明顯。

一般都是裡外滿施藍釉,和裡白釉外藍釉者並存。

再就是碗、盤口沿“燈草邊”整齊者少,多數線條彎曲,不規整。

第三是圈足施釉到底,平視不足圈足露胎。

再就是淺刻花紋多為龍紋,白花者龍紋少見,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為突起的立體花紋,但觀望時,似無立體感。

最後是造型,碗、盤常見,瓶、壺傳世品中少見。

到了成化至正德時期,燒製的霽藍釉又有不少變化。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的霽藍釉瓷器傳世不多。

尤其是成化時期,至今未見一件完整器。

但景鎮御廠出土過書有成化款的藍釉碎片,說明其生產從未間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