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儒家的教化那真的是深入骨髓的,即便是大奸大惡之輩,他們依然也是會在教育這塊問題上遵守著最基礎的道德觀念。
萬曆皇帝說道:“真希望朕可以看到那一天的到來。”
感慨完了以後,萬曆皇帝又噸噸噸的幹了半瓶氣泡水。
朱常洛說道:“父皇會看到那一天的,兒臣已經下旨讓工部開始勘探九邊的鐵路規劃,等到九邊沿線的鐵路規劃完成之後,兒臣就會召集內閣和軍機處一同研究關於大明兩京一十四省的鐵路規劃,並將其定製為大明未來五十年的基本國策。”
“等到這些規劃全部完成的時候,我大明不僅能夠建立起聯通全國的鐵路網線,更能更快更好的連結天下,使得大明更加的政通人和,盛世永駐。”
萬曆皇帝激動道:“好好好,有你管理著大明,朕放一百個心!古往今來,能有朕這樣好福氣的君王也就獨此一份了。我們父子二人必將成為千秋萬世的典範!”
朱常洛笑道:“兒臣這都是沾了父皇的光。”
萬曆皇帝嘿嘿一笑,又滿足的把剩下的半瓶氣泡水乾掉了。
萬曆皇帝幽幽的說道:“朕什麼時候能去南京一趟呢?如今大明中興也現,朕也想去南京到孝陵之前祭拜太祖高皇帝,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朱常洛聽到萬曆皇帝這話,他不好意思的笑笑。
關於要去南京的話題,朱常洛已經給萬曆皇帝畫了十幾年的大餅了。
現在朱常洛也都開始長小鬍子,結果還沒去成南京。
萬曆皇帝那本珍藏版的金陵十二金釵的畫冊都快翻爛了,到現在萬曆皇帝還不知道江南水鄉的姑娘是怎麼樣的溫柔,還不知道秦淮河畔是怎麼樣的繁華。
煙柳畫橋這樣的詞句,依然還是紙面上想象,到底真的如何,萬曆皇帝依舊不能想象。
現在,大明國泰民安,北方的韃靼在朱常洛這些年的經營之下,也越發的安分,雖然還有零星不知死活的小股叛亂髮生,但這已經無傷大雅。
很多不成氣候的叛亂,甚至都等到京中的指示,就已經被當地歸化的牧民給消滅。
現在這幫生活在九邊,依附在大明之下生活著的蒙古人以及其他部落的人都已經習慣了安穩而又舒適的生活,他們再也不想繼續的回到草原上喝著冷風,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了。
所以,一旦有想破壞他們現在生活的人出現,他們爆發出來的仇恨,比大明的漢人都要激烈,在抗擊那些叛亂的時候,他們比全副武裝的漢人軍隊都要兇殘!
真的是已經到那種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的地步。
每次看到這幫能歌善舞的牧民,兇殘的舉著屠刀收割著他們曾經的同族時,大明的軍官們都為之感慨。
同時,這些大明軍官們也愈加的敬畏著他們的校長,也就是大明的聖太子——朱常洛!
因為,他們現在所見到的這種情景,聖太子早就有過預言。
按照聖太子說法,這就是“皈依者狂熱”!
這些歸附的大明的草原人,他們比任何大明人都要迫切的證明自己的忠心,所以,他們才會無比瘋狂的對著自己曾經的族人,舉起更加無情的屠刀!
好像也只有如此才能證明他們的大明之民的身份。
對此,朱常洛也是喜聞樂見的,他雖然不鼓勵這種殺戮,但是他也從未阻止過。
所以,在這年復一年的轉化之中,九邊也越來越熱鬧,也越來的越富有,成為了大明新的財賦之地。
現在大明一半以上的肉食供應都來自九邊,除此之外,還有源源不斷的煤炭以及風靡大明的羊毛布。可以說,如今的大明北邊不僅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還成了大明的富裕之地。
就算是素來以財富著稱的江南等地,現在也忍不住的在羨慕著北方的變化。
他們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在這短短一二十年裡,原來還窮得掉渣的北邊泥腿子,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可以與江南繁華之地相媲美的北方樂土。
難道風水真的開始輪流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