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走著,鄭曉寶心裡暗笑:三位主事兒的大爺,即將迎來新任務。這大院裡,晚上又要有大會可以召開了。
“曉寶,哪兒轉去啊?”何雨柱在院子裡假做鍛鍊身體,笑呵呵地發問。
“去琉璃廠那邊轉轉。”鄭曉寶回應著說。
“傻柱,你老傻樂什麼啊?”秦淮茹剛送走堂妹秦京茹,見到何雨柱此時非但不怨惱,反而滿臉笑容,就奇怪地問。
向許大茂家的方向努努嘴,何雨柱笑著說:“有樂子看,高興一會兒還不行。”
一邊是總熱心幫助自己的何雨柱,一邊是手下留了情的許大茂夫婦,此時的秦淮茹,情感的天平雖然還在何雨柱這邊,但現實的態度卻不能清晰了。
向後院的方向看了一眼,她臉上尷尬地笑了笑,就要回屋去。
“傻柱,這麼開心啊?”賈張氏心裡帶著對秦淮茹和一大爺易中海的惱怒,臉上帶著對何雨柱的極度熱情笑容。
知道婆婆這是有意拉一個打一個,秦淮茹瞥了她一眼,回去了屋中。
“當然啊!”何雨柱伸了個懶腰,“惡人有惡報,大快人心啊!”
賈張氏原本也暗自提防何雨柱和自己的寡婦兒媳有染,今天卻毫不介意似的:“傻柱,今箇中午一起吃飯吧。”
何雨柱連忙警惕地說:“我想和曉寶出去轉轉。”
“別轉了,我前幾天買了兩塊豬皮,剛熬好晾著吶。肉皮凍兒下酒,怎麼樣?”賈張氏很懂得好喝一口兒的何雨柱的心思。
立即被勾起了饞蟲,何雨柱笑呵呵地說:“得嘞,就是它了!熬肉皮凍,您可別放一大堆黃豆,那就成了豆醬了!”
“不能,不能,純肉皮凍!”賈張氏笑著說,但是眼神緊盯著他。
不用說,她這意思是她出了肉皮凍,你傻柱該出什麼?
“呵呵,我還有三斤標準粉,咱中午就吃白菜餡餃子。不過咱可說好了,沒錢買肉啊!”何雨柱提供著自己建議。
“沒事兒,花生米炒好了,碾碎後放進餡裡,跟肉一個味兒!”賈張氏不介意地說。
“好傢伙,我那花生米還沒吃完吶!不是說都吃了嗎?”何雨柱無奈地說。
“我自己去轉轉玩。”鄭曉寶看著他們這熱鬧的場面,笑了笑就自顧推車走出了院子。
琉璃廠原來的地名叫作“海王村”,元明的時候是燒製琉璃瓦的地方。明代擴建京城,把這個工場搬到了門頭溝。
後來,這裡逐漸成為書畫古玩的玩賞、買賣的聚集地。
《吶喊》的作者,也曾經經常到這裡來淘貨。當然,他買到的多是純粹的玩意兒。
這個時代,因為有許多老文物愛好者轉為了官方古玩、書畫店的負責人,店鋪裡的古玩和畫作,因此大多是真品、精品。
價格?只能令後世的人垂涎三尺——幾十元就能買到名家大作。
這裡面,自然是有當時收入水平低的原因。但也因為還沒形成收藏的熱潮,這是最大的原因。
把腳踏車存進了存車處,鄭曉寶進了豐寶齋。
既有古時候的存畫,也有近現代名家之作,懸掛或陳放在店內各處。
需要注意的是,也正因為名家高手都彙集到了這些古玩店中,此時的仿造水平也高得驚人。
仿造這些,既有追求有趣逸緻的因素,也有讓普通買不起真品的消費者,可以得償夙願的緣由。
總之,以齊白石的畫作為例。仿造的畫作,連他老人家在世時,自己親眼看到後,都一時難以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