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等春秋鼎盛,又有治國理政之能,經世濟民之才,荒廢豈不可惜?
諺雲良禽擇木而棲,良才擇主而事。老夫觀天下英雄,唯原兗州牧曹孟德能與左將軍拮抗。
然而如今曹孟德侷促一隅,已失時矣。”
應珣問道:“徐公為何不事之?”
徐璆道:“我受朝廷厚恩,位至二千石之郡守,豈能背之?君等始入仕即在左將軍之下,豈與我同?休要任性使氣,當識大體!”
徐璆態度嚴厲,用心良苦。
石韜等大都二十多歲,平時視徐璆為師長,十分敬仰。見徐璆作此聲色,只得遵從。
劉備對石韜等臉上勉強之色宛如未見,對其冷淡態度不以為忤,根據各人所長和志趣,或任命為左將軍府各司佐吏,或任命為郡縣官吏,或入學宮。
劉備表徐璆長子徐亮為工司從事。
徐璆遂攜老妻、奴僕,共計十餘人,駕一牛車,東歸老家廣陵郡海西縣。
四海鼎沸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孔融面對天下分崩、諸侯割據的形勢,也心灰意冷,辭任徐州牧。
青州牧第五巡聞之,也不得不上表請辭,終不甘心,親至陳國面見劉備。
劉備與第五巡深談後,任命他為禮司主事。
自天子被害後,天下實際上已沒有了全國意義上的朝廷。劉備與張昭華歆崔琰郭嘉等人反覆商議,還寫信徵求賈詡意見,終於把三州體制確定了下來。
左將軍直轄政務、立法、司法三部。
政務部下設禮、吏、戶、兵、農、工六司。
立法部下設士、民二司。
司法部下設警、偵、刑三司。
左將軍又轄青州六郡國、徐州五郡國、豫州六郡國、兗州四郡國和司隸校尉部二郡,合計二十三郡國。
左將軍又直轄軍謀、軍政和軍備三司。
左將軍又轄揚武、振威、摧鋒、陷陣等十三支主力軍,兗州三軍、豫州二軍、徐州軍、司州軍、陳郡兵八隻生力軍,以及整編自黃巾眾的屯田軍。
體制清晰,政治清明,訓令通暢,軍紀嚴明,左將軍體系向天下有識之士展現出一個蒸蒸日上、生機勃勃的面貌。
有的人視富貴如浮雲,掛冠而去。
更多的人卻紛至沓來。
或腹有詩書。
或懷揣奇謀。
或身懷絕技。
鉚足勁要打動劉備。
搏一場功名富貴。
搏一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