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陳縣外大營中處理軍務,武衛報告徐璆來見。
劉備親自來到營門迎接。
徐璆前幾日還是須發花白,現在卻皓然如雪,樣貌也蒼老了許多。
劉備嘆息一聲,上前攙扶對徐璆道:“天下鼎沸,賴公方可撥亂反正,公須當珍重身體。”
徐璆拒絕劉備攙扶。
豫州治中石韜、兵曹從事孟建也跟隨前來,扶徐璆入帳。
落座畢,徐璆盯著劉備的眼睛,問道:“袁紹又立偽帝於河北,將軍有何打算?”
公元193年冬十一月,袁紹在魏郡鄴城立河間王劉陔之子劉旭為帝,改元黃初。袁紹任大將軍,封鄴侯。
袁紹聽從沮授、田豐之計,命韓遂等廢除長安偽帝。作為交換,可封韓遂為涼王,馬騰為雍王,郭汜為張掖郡公,張濟為武威郡公,楊定為安定郡公,楊奉為隴西郡公,其餘韓暹、李樂、胡才、董承等皆封侯。
袁紹又封劉焉為蜀王,劉表為楚王,劉備為齊王,呂布為宋王,袁術為吳王,換取他們承認劉旭的天子身份。
又徵曹操為司徒,命其入朝。
袁紹露布天下,宣揚此事。
訊息傳到豫州,徐璆悲憤交加,鬚髮一夜全白。
袁紹為謀私利,而任意裂割天下,實為大逆!
然其據有幽冀,兵雄將廣,誰能伐之?
唯有劉備。
劉備威凌三州,手段酷烈,吞併陳國,野心勃勃,也非純臣。
一旦他混一天下,怎麼肯還政朝廷?
更何況,哪裡還有朝廷?
按理說,論血緣親疏,袁紹所立劉旭確實最應為天子。
但他隨意擁立,程式非法,徐璆絕對不能接受。
徐璆向劉備問出此話,自己心中也一片茫然,不知道期待什麼答覆。
劉備聽到袁紹立天子訊息,毫不驚訝,不立反倒是怪事了。
他衝徐璆點點頭,沉聲道:“袁紹擅立天子,非人臣之道。無奈如今河南未平,內憂尚在,無力北伐。
待一統河南後,我當督四州之兵,渡河伐之,掃平天下。
屆時將與士大夫協商共議,尋訪宗室賢才,推為天子。
天下方亂,仁人志士無不思投身報國,以致太平。徐公萬不可灰心喪氣。”
徐璆恢復了一些精神,劉備有與士大夫共天下之心,就非獨夫,如今仍堅持用先帝初平年號,仍見其忠。
對比其他諸侯,徐璆哪裡還能要求更多?
徐璆年老,劉備未來走向,實難問矣。
徐璆臉色複雜,沉吟片刻,開口道:“州牧權重,乃開割據之濫觴。將軍有掃平諸侯之志,以州牧為虛號尊位,老夫衷心贊同。
唯豫州府中,多有俊彥英才,不可虛擲荒廢,將軍可量才使用。”
劉備忙道:“徐公州牧府中多有英傑,我久欲用之,無奈人各有志,不好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