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斷定,不管是劉寵孤身逃到荊州,還是被張飛擒獲,駱俊都沒有堅持下去的理由。
唯一的理由是劉寵在扶樂諸縣絕地反擊,大破張飛,嘯聚數萬精兵,奔襲陳縣。
駱俊自會堅守陳縣,甚至裡應外合,攻擊劉備。
但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又說牆倒眾人推。
劉寵敗局已定,又會有多少忠貞之士寧死跟隨呢?
劉備在陳縣城下安靜等待張飛訊息,同時派使者四出送書,招降陳國諸縣。
陳國九縣,除陳縣外,其餘八縣聞劉寵敗,皆降。
數日後,周頤等送劉寵棺到達陳縣。
駱俊猶不信。
周頤遂開棺。
由於天寒地凍,劉寵遺容未改,栩栩如生。
城上哭聲一片。
駱俊在城頭向劉寵遺體跪拜,起身,對諸將道:“大王殯天,我等為誰守之?聞劉玄德寬厚有仁義,若其承諾不株連大王親眷,俊欲開城,諸君以為如何?”
駱俊在陳國極有威信,得到劉寵自殺,眾人悲痛歸悲痛,都沒了主意,紛紛掩泣道:“唯駱相之命是從。”
駱俊便在城頭向劉備呼喊,要求他不得誅殺劉寵家屬。
劉備親自來到城下,高聲向城頭喊話,承諾絕不株連一人。
駱俊遂開城門出降。
劉備對駱俊以王公之禮厚葬劉寵聽之任之,待駱俊處理完劉寵後事後,與他商議廢除陳國,改為陳郡,欲以駱俊為陳郡太守。
駱俊面容哀慼,道:“將軍欲廢國置郡,此國之大事,當與不當,俊不加置喙。至於太守,非俊所能為也。”
劉備再三邀請。
駱俊搖頭道:“背國之人,安能復牧此國之民?請將軍收回成命。”
劉備只得任命駱俊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帶在身邊作為幕僚。
駱俊見劉備態度堅決,勉強接受。
劉備又接見周頤,執其手,親切慰問,表彰其功,詢問其志,任命為破虜校尉,兼河南長史,與河南尹段煨去搭班子。
邊郡設長史,主兵馬。內郡一般是太守掌軍,別稱郡將。
河南尹現在雖然還叫“尹”,對劉備而言就是個邊郡,而且是個相當重要的邊郡,以後可能是劉備勢力的腰眼。
段煨、周頤都懂軍事,放在河南也算合適。
周頤也是個有眼光的,知道河南位置重要,見劉備對自己沒有投閒置散、棄置不用,大為敬佩,決心努力報效,以取功名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