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數字人技術太過擬真的緣故,如今的王通已經把朱祁鎮當做了一個真人來看待了。
所以再問完之前的問題後他頓了頓,又補充說道:
“雖然我不搞MR和AR技術,但數學演算法方面我多少還算了解,這樣做的技術成本.要比影印仿品大上許多倍才是吧?”
“成本啊”
朱祁鎮很坦然的點了點頭,強大的演算法讓他瞬間理解了王通的意思:
“沒錯,這樣做的成本很高甚至可以說極高。”
“但是對於國博而言,自然也有支援這種做法的理由。”
說著,朱祁鎮深吸一口氣,解釋道:
“第一個理由比較直接,就是如果直接將仿品放在其中展覽,那麼【陳列品是原本】這種話就沒法說出口了,這在宣傳上對展館是不利的。”
“其次呢,這種無字書籍在遊客的體驗角度上看是很新奇的,同時由於只要做舊封面的緣故,無字書籍在生產成本上更低一些,所以博物館方面可以作為小禮品贈送給遊客。”
“像你們手裡的無字書籍頁內實際上是筆記本,實用又有紀念意義。”
“但如果是印刷仿品就不一樣了,一來沒有筆記本的實用價值,二來它的技術成本雖然低,但工業成本卻要比無字書籍高很多,搞印刷品國博要虧死”
王通聞言思索片刻,微微點了點頭。
也是。
國博的這種障眼法很有趣味性,同時也能一定程度的科普科學技術。
譬如大部分遊客在知道真相後應該都不會生氣,而是會感嘆現代科技的發達,連自己眼睛看到的、雙手感觸到的東西都能是假的
接著遊客被告知這本無字書籍是給大家的紀念品,觀展體驗基本上瞬間就被拉滿了。
而印刷品則不然。
全文印刷的首捲成本在無字書籍的數倍以上,除非國家補貼,否則以國博免費預約的規則,估摸著沒幾天就得倒閉了——畢竟國博總不能學春秋航空那樣上機了還從頭到尾搞推銷吧?
“更重要的是”
在王通沉思之際,朱祁鎮又豎起了一根手指頭:
“這種展覽模式一旦成熟,是可以下沉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型城市去的。”
“屆時不僅僅是成年人,大學、中學乃至小學都可以組織類似的觀展,這在宣教層面將會帶來難以預估的收益。”
王通眨了眨眼。
下沉到中小型城市?宣教?
這他倒是沒想過.
不過如今聽朱祁鎮這麼一提,王通倒也意識到了這項技術在科普尤其是未成年人科普領域的價值。
這年頭的網際網路很發達,很多小孩子看似什麼都懂,但實際上有很多未成年人的世界觀依舊沒有樹立完整。
尤其是在文化領域,無論是理科還是文科知識,不少未成年人仍然一片空白。
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將MR技術下沉到未成年人群體,又或者普及到五六線的小縣城,往大點說對於提高全民素質都是有幫助的。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博的這次MR展會可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展覽那麼簡單,技術成本自然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了。
想通了這些,王通內心便也釋然了不少。
隨後他看了眼朱祁鎮,指著自己與張瑩手中的《永樂大典》無印版說道:
“朱先生,按您的說法我們手上的這兩本書是可以帶出博物館的?”
朱祁鎮點了點頭,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