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積體電路來自戴明生,也就是錢五師表妹錢方琳的丈夫、幾個月前和楊振寧李政道等人一同回國的電子元件專家。
這塊積體電路的介質基片被戴明生藏在了自己的後門中,由此逃過了海對面臨行前的嚴格搜查,連徐雲知道這事後都沉默了許久。
當時他的心中沒有絲毫感覺好笑或者羞恥的想法,只有濃濃的敬佩之情。
要知道。
那枚小規模積體電路雖然只有27個閘電路,但尺寸卻差不多有3X3厘米。
徐雲很難想象戴明生當時是忍受了何等樣的肉體痛苦,又抱著何等樣的決心,才能將這塊積體電路容入體內。
視線再回歸現實。
總而言之。
有了這麼一塊積體電路之後,高元明等人便也不需要趁著實驗剛結束便立刻去收集元件了。
接著很快,小陳便傳來了回覆:
“高工!資料調出來了,咱們預置了53個感應元件,冷爆過程中未損壞的一共有28個。”
“其中位於爆心.也就是冷爆彈五十米範圍內的有3個,一百米範圍內有的7個,剩下的都分佈在一百米到試驗場邊界的範圍內!”
“28個?”
高元明頓時神色一喜:
“有這麼多?”
冷爆的威力雖然比核爆要小很多,但好歹也是幾百公斤炸藥爆炸,衝擊波之下有些線性震盪檢測元件可能直接損毀,有些則可能是導線被沖斷,高元明原以為能剩個30%都算不錯的了。
結果沒想到53個元件居然能剩下28個,這個數量已經足夠完整評估冷爆效果了。
看來真是老天爺都不忍破壞這次冷爆實驗啊.
隨後高元明朝邊上招了招手,對早就等候在此的幾位數算小組成員說道:
“各位同志,開始收錄和分析資料吧。”
聽聞此言。
李覺等人便也跟著後退了一步,留出了足夠的空間給高元明等人走動。
線性震盪檢測元件是一類比較原始的檢測裝置,帶著很強的時代色彩,有點類似後世很多人沒見過的手搖計算器和計算尺。
這玩意兒的結構不包含積體電路,主要由一些高敏彈簧和配套的承壓臺組成,透過刻度儀記錄爆炸產生的衝擊效果。
衝擊力會讓承壓臺壓縮彈簧產生形變,這樣形變有對應的線性方程,所以根據對應的表格進行比對就行了。
因此很快。
數算小組成員便開始匯總起了資料:
“4號位Z軸形變數0.03,對應機械感度7絲.也就是70微米。”
“6號位Z軸無形變,仰角13.6°,X軸形變數0.573,單位熱感度4532Btu”
“11號位Z軸形變數0.26”
由於有對應的方程進行推導,所以數算小組成員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太多的難點,整件事主要考慮的是每個人的注意力和細心程度。
半個小時後。
一份報告被交到了高元明的手裡。
高元明飛快的掃了幾眼報告資料,臉色肉眼可見的一喜,旋即快步來到了李覺等人的身邊:
“報告首長,檢測結果已經出爐了!”
“根據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冷爆彈的上層衝擊係數為五十米19.63,百米13.33,與預設偏差值分別為萬分之四以及萬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