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的震動並不明顯,大致有點類似緩慢行駛的公交車剎車時產生的輕微震動感。
現場除了徐雲所坐的輪椅微微移動了三五厘米之外,所有人都穩穩當當的沒受到多少影響。
不過很快。
李覺便飛快的轉過頭,看向了操作檯邊上的高元明:
“元明同志,具體情況怎麼樣了?冷爆成功了嗎?”
唰——
陸光達、老郭等人也下意識望向了高元明,臉上的表情期待而又緊張。
一號試驗場所處的方位在地下七八米處,本身在修築的時候也被重點進行了加固,因此光從地面的震感上是很難判斷出冷爆效果的。
誠然。
光從這股震動上看爆炸的量級顯然不會太低,但這隻能代表炸藥正常爆炸了——冷爆彈裡頭塞著幾百公斤的CL20呢,哪怕你直接引爆威力也不可能低到哪兒去。
冷爆實驗的目的,主要在於檢驗模型彈的結構是否能夠順利傳導爆炸的能量。
舉個不太準確但很好理解的例子。
炸藥正常爆炸和冷爆的能量都是100,但正常爆炸的能量逸散很隨意,可能水平56豎直44。
而原子彈對於這種能量的傳導有固定的要求,例如必須要做到水平23.8,豎直76.2云云。
因此想要確定冷爆是否成功,必須要透過更加詳細的引數統計才行。
實際上。
早在李覺開口之前高元明便已經撲到了操作檯邊,對陳姓操作員說道:
“小陳,馬上檢查衝頻裝置,把能調出來的引數全部調出來!”
小陳表情一肅:
“明白!”
不同於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後世由於科技水平相對發達的緣故,炸藥或者武器的威力評估可以透過各類裝置在實驗後很短的時間內便統計出來——這裡的很短時間通常以小數點後三四位為計。
比如後世有些感應裝置可以做到在受到衝擊的零點零幾微秒內便將資料傳回,即便下一秒自身損毀了也影響不大。
某些探測裝置甚至在武器飛行的時候評估飛行器周圍的空氣引數,就能在飛行器落下之前得出極其精確的數值。
但眼下這個時期卻不一樣。
如今兔子們的檢測裝置極其原始,手上最精密的工具便是和德國佬交易的線性檢測元件,因此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但即便如此,某些同志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或者說代價。
比如這次冷爆實驗。
高元明他們在實驗前就在地下埋了五十多根傳輸資料的導線,按照過往的經驗,那些線性檢測元件需要在冷爆結束後由取樣小組親自去地下收取。
要知道。
冷爆場所雖然沒有核輻射,但畢竟是一處位於地下數米的空間,受到衝擊後結構其實是存在一定意外的可能性的。
例如在去年十一月的一次小型冷爆實驗中,就有一位同志被落石砸傷了手。
不過這一次的一比一冷爆,基地方面卻具備了可以遠端調取引數的手段。
因為
兔子們手上有了一塊可以匯總並且處理資訊的積體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