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橋,揮了揮衣袖,招來一朵烏雲(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橋,揮了揮衣袖,招來一朵烏雲(下) (2 / 7)

“也就是電壓越大,電荷脫離的速度越快,對嗎?”

“沒錯。”

徐雲見說打了個響指,預防針已經差不多到位了:

“那麼法拉第教授,您覺得光電效應中接收器上出現的火花,和什麼條件有關聯呢?”

“接收器上的火花?”

法拉第微微一愣,稍加思索,一句話便脫口而出:

“當然是光的強度了。”

徐雲嘴角微微翹了起來,追問道:

“所以和光的頻率沒有關係,是嗎?”

法拉第這次的語氣更加堅定了,很果斷的搖了搖頭,說道:

“當然不會有關係,頻率怎麼可能影響到火花的生成?”

周圍包括斯托克斯在內,圍觀的教授也紛紛表示了贊同:

“當然是和光強有關係。”

“頻率?那種東西怎麼會和火花掛上鉤?”

“毫無疑問,必然是光強,也就是振幅引起的火花。”

“所以有沒有人要看我老婆的泳衣啊.......”

在法拉第和那些教授看來。

雖然他們還不清楚為什麼發生器上有光發出,接收器就會有同步的火花出現。

但很明顯。

接收器上火花的出現條件,一定和光的強度有關係。

也就是光的強度越大,火花就會越強。

因為經典理論裡面的波是一種均勻分佈的能量狀態,而電荷(電子)是被束縛在物體內部的東西。

想要把它打出來,需要給單個電荷足夠的能量。(後面一律用電荷來代替電子,因為1850年的認知只有電荷)

按照波動說的理論來分析。

光波會把能量均勻分佈在很多電荷上面,也就是電荷持續接受波的能量然後一起跳出來。

等到了1895年左右。

科學界還對於這塊會加入平面波函式,以及週期勢場中的Bloch函式嘗試解釋。

甚至在徐雲來的2022年。

有些另闢蹊徑的學者,還在光子和電子的散射過程中引入了波恩奧本海默近似:

他們在實際計算中取近似的前兩項,最後透過末態電子波函式,從而得到光電效應。

然而絲毫不解釋整個過程要用機率幅來描述的原因,也是挺神奇的。

上輩子徐雲在和某期刊擔任外審編輯的朋友吃飯時還聽說,有些持有以上觀念的民科被逼急了,甚曾經說出“只要你運氣好就能成功”這種話......

總而言之。

在法拉第等人的固有觀念裡。

接收器上火花能否出現,一定和光強呈現正相關,和頻率扯不上半個便士的關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