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個實驗已經傳遍了歐洲科研界,幫助微粒說和波動說重新回到了對等的位置上。
在這個前置條件的背景下,陰極射線還會發生偏轉,這便說明了一件事:
陰極射線是帶電粒子的粒子流!
更關鍵的是。
可見光雖然存在波粒二象性的說法,但它的‘粒子’卻不受電場磁場的干擾。
因此目前為止,所有人都只能用實驗佐證它的物理性質,卻很難做到‘捕捉’這種微粒的存在。
可由帶電粒子組成的光線就不一樣了。
它不像電流那樣無法觸及,因為光線是可以透過肉眼進行觀測的物質——這是徐雲早先刻意引導形成的錯誤知識。
如此一來。
加上陰極射線的帶電屬性,只要透過物理和數學相結合,就一定能研究出那個‘微粒’的一些詳細屬性!
想到這裡。
法拉第不由深深的嘆了口氣。
實際上早在12年前,就是輝光現象剛剛被發現的那會兒,他也曾經嘗試過施加對光線施加電場的操作。
奈何當時真空管的真空度較低,電場引起了引起了殘餘氣體的電離。
最終導致了相關實驗的完全失敗。
也正是這個嘗試的失敗,才讓法拉第徹底放棄了研究輝光現象的想法。
自己當初究竟錯失了什麼啊......
隨後法拉第深吸一口氣,強行將心中的感嘆暫時拋到腦後,轉身對基爾霍夫道:
“繼續吧,古斯塔夫。”
基爾霍夫點點頭,上前又取出了幾樣裝置。
其中一個是人工改造過的磁極,面積很大但是很薄。
另一個則是一個開口的銅桶。
銅桶的構造簡單到甚至不需要用文字來描述,外觀無限接近於後世食堂裝湯鐵桶的縮小版。
不過玩意兒還有一個名稱,叫做法拉第圓筒。
它和驗電器組合在一起,便能做到驗證電量的效果。
接著基爾霍夫將整個磁極放到了試管下方,又將法拉第圓筒接到了陽極的位置。
看著正在鼓搗裝置的基爾霍夫,徐雲忽然想到了什麼。
只見他悄悄轉過頭,不動神色的瞥了眼一旁的威廉·韋伯。
不過湊巧的是。
韋伯此時也正好看著這兒,對上徐雲的視線後不由和藹一笑:
“怎麼了嗎,羅峰同學?”
徐雲見狀表情一僵,連忙乾笑著擺了擺手:
“沒事兒沒事兒,屋裡好像有蚊子在飛,我就隨便看看。”
韋伯一臉疑惑的朝四下裡看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