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哭笑不得,顯然,是自己那個“公主收集者”光環又起作用,讓段和譽竟然想著向自己推銷女兒來!
他卻不知,段和譽如此,既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為女兒今後的幸福考慮。
周銓對餘里衍一往情深,為之甚至不惜與金國開戰的事情,段和譽也有所耳聞。他們段氏名義上是大理國王,實際上權相高氏才真正執掌大理權柄,他這個國君之位,可以說是朝不保夕!
哪怕他繼位以來,勵精圖治,可是天災人禍仍然不斷,政和元年時發生大地震,餘震持續月餘,高氏課稅又重,激起各部紛紛反抗。如今是乘著權臣高泰明死後高氏內亂,他才算是略鬆口氣,有機會來到宋國尋找支援。
只是宋君的目標始終盯著遼國,就是現在經略日本,也是在為伐遼之事做準備,能給他的只有口頭上的支援。
要真正抱上大宋的大腿,只能靠眼前這年輕人了。
以周銓的年紀,只要不出大問題,必將在大宋的政壇上再活躍數十年,他若能抱緊這條大腿,莫說自己,就是兒孫輩也有靠山!
即使是從他女兒的幸福來考慮,跟著周銓,享受幾十年富貴日子,總比呆在大理,沒準有一天被權臣高家的某人看上,強行要去為妻好上百倍!
“段王爺……此事在下只當是一個玩笑了,休要再提,休要再提……”周銓苦笑了兩聲,然後抱怨道:“王爺不知是在哪兒聽得訊息,在下對各國公主,並無興趣。”
也就是他,才會直接說出此話,段和譽聞得此言,只道是他年少皮薄,分明有心,卻被自己直接揭破變得不好意思。
他自己心裡也暗悔猛浪,因為心中急切,他才如此不顧禮儀,原本按照宋人的習慣,應當是先請媒妁的。
因此他一笑:“我段氏祖上,雖是漢人,但久居大理,已然同俗。鄙國民風如此,兩情相悅,便可成親,孤雖冒昧,卻是一片真心,周制置還請勿怪。”
周銓乾笑了兩聲,想說不怪,又怕這傢伙再多想,當下默不作聲。
他心裡暗暗著惱,自己這個公主收集者的印象,也不知是誰給套上的。
想到這,他忍不住對身邊的董長青低聲道:“如柏先生,你說這究竟是誰在傳播謠言,說我是公主收集者?”
董長青愣了愣,然後瞪圓了眼睛,看著他不說話。
周銓心一沉:“怎麼,董先生知道是誰幹的?”
“自然知道!”董長青面上浮起一絲笑容,難得看到周銓如此尷尬的模樣啊。
“誰?”周銓一揚眉,心道得要好生與這個造謠者算算賬。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可不就是明公你自己麼?”董長青道。
周銓頓時愣住了:“如何會是我?”
“當初明公編了包孝肅的軼事,又編了不少評書,如今明公還創了話劇,令王將明聲名大振。明公,別人是有樣學樣,自然也會學著編出明公的故事了!”
董長青的提醒,讓周銓恍然大悟,然後哭笑不得。
他的“公主收集者”頭銜,竟然是如此得來!
大宋市民文化原本就相當繁榮,自他推動之後,如今大宋的市民數量,何止翻了一翻!越多的人,自然也就需要越多的娛樂,他能編評話話本和話劇,把包拯和王黼都編入故事之中,別人如何就編不得他!
始作踴者,正是他自己也!
董長青也覺好笑,不過他笑得有些收斂。旁邊段和譽沒有聽清二人說什麼,心裡卻想著自己的心事,在他看來,周銓方才的拒絕,只是宋人的虛偽之舉,周銓可以將他的話當成玩笑,他自己卻不能。
回去之後,就要說服王皇后,將女兒給周銓送來!
周銓並不知道,段和譽已經鐵了心,他正與董長青談笑間,突然眼角餘光閃動,看到有人向著他們的迅速移了過來。
不待那人靠近,周銓身邊李寶與武陽便已經一左一右撲了過去,直接將那人摁倒。
那人吃了一嘴泥,卻還是在地上掙扎,不停揮手道:“周老爺,是我,是我啊,我給你帶來了鬼奴,大量的鬼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