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和稀泥,王黼心有不甘,卻也知道,此時對趙佶來說,周銓的作用比他大得多了。
他這樣的官員,全天下要多少可以找出多少,但周銓這樣能為趙佶賺錢的,整個大宋都絕無僅有。
哪怕如今大宋已經興起商會之風,靠近東海商會的街道上,少說有十餘家各路商會正在起樓建館,什麼巴蜀商會、長安商會、兩浙商會等等新的商會,也紛紛亮相京師。
棉紡織業也迅速從京東、兩淮擴散,棉布商會的五年限制期眼見就要到,周銓明確表示,他不會再介入棉布的市場分配,只是甘於充當紡織機械供應者。於是各方勢力都在摩拳擦掌,只等時機一到,便開始重新爭奪市場份額。
更有人看中了機械供應這一環節,畢竟周銓能夠供應的紡織機械數量有限,一些心靈手巧的匠人,便是手工也可以製造出相應的機械來,另外,機械的維修也需要匠人,故此,各種機械的手工作坊已經遍佈各地。而這也使得大宋的市民階層再度擴張,十萬戶以上的城市,迅速擴大到三十餘個,其中開封、杭州,人口皆過百萬,成都、紹興、江寧,人口皆過三十萬,洛陽、大名、徐州、海州、揚州、梓州、襄州、興元府等,皆在十五萬以上。
但是周銓在這場工業革命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
故此,周銓的一舉一動,仍然受著四方關注,他為趙佶排的兩出戏,迅速在市井之中流行起來。
一時之間,京中勾欄瓦子裡,都有了劇臺,請個二三流的畫師,畫幾塊幕布,再尋幾個戲子,便可演出。當然首演的,都是周銓那兩部戲,事實上週銓還有第三部,王黼版的金某梅,不過看來是用不上了。
王黼因此請假不敢見人,足有大半個月,當他再出來時,才知道周銓已經離開了京師。
沒有王黼進言,趙佶也無意將周銓留在京中,畢竟真要征伐日本的話,還需要周銓調動東海商會之力去做前期準備工作。
至於別人,見過王黼下場的,誰還願意在這等枝節小事上去為難周銓,莫非也想聲名掃地?
而且周銓此次出行理由充分:要送大理國主段和譽、真臘使臣等歸國。
段和譽此時三十餘歲,他乘馬騎行,戀戀不捨地回望了汴京一眼,然後又側過臉來看周銓。
“周公當真是年輕有為啊……”
這已經是他一路來第五次稱讚周銓了,他心中對趙佶,可以說滿是妒意。以他親眼所見,這位看似中興大宋、功勳赫赫的大宋天子,實際上是一個挺荒唐的人,但偏偏就這樣一位荒唐天子,手底下卻有周銓這樣的能臣!
若他手中有一個周銓,大理國也可以威服四方,萬國來貢!
至於趙佶擔心的權臣問題,在段和譽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們大理國現在不就是權臣高氏所控制嘛!去年病死了一個高泰明,緊接著其弟高泰運又成為大理相國,大理三分之二的權勢,都掌握在高家手中,他這個正牌天子,只有三分之一罷了。
“段王爺……可知道一陽指?”周銓被這廝盯得有些惱了,開口向其問道。
“一陽指,那是什麼?”
“那六脈神劍呢?”
“那又是何物?”
段和譽滿臉茫然,周銓卻笑而不語,段和譽心中想來想去,突然大悟。
這是在向他索賄呢!
好端端的問他某樣事物,這不正是索賄麼?段和譽心念電轉之間,又有些疑惑:周銓富可敵國,家中奇珍異寶無數,其心思之機巧,天下無雙,象是玻璃燈、腳踏車、座鐘等物,皆是他所發明。因此,他要索的賄賂,絕不是財貨,或許是大理的特產,或許……
段和譽猛然想到一件事情,他在汴京中呆久了,知道現在汴京有一樣新奇事物,面向百姓的邸報。除了最為盛行的東海商報之外,還有其餘大小報刊二十餘種,絕大多數,都是發行量不過數千份的小報。
這些小報為了生存贏利,往往會追蹤一些無傷大雅的花邊訊息,因為有“活財神”的綽號,周銓的一舉一動都受關心,便有小報,將他的一些事情翻了出來。
比如說,公主收集者。
據聞周銓已經收集了遼國公主、高麗公主,夏國若不是被趕到大漠以西去,原本也是準備送一位公主與他的,莫非……他沒得手夏國公主,便打起自己的主意,想在大理尋一位公主?
想到這一點,段和譽不但不生氣,反而興奮起來。
段家好歹是大理王室,別的沒有,宗室頗多,他段和譽自己便有女兒,雖然尚幼,但是……許配給周銓還是沒有問題嘛!
想到這裡,段和譽輕輕咳了一下:“周制置年輕有為,風華絕倫,孤一見傾心,甚是喜愛。聽聞周制置喜好公主?孤有一女,乃孤與王后嫡生,年方十四,雖是小國公主,卻也國色天香,願許與制置……制置意下如何?”
周銓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