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這次輪到陳景輝愣住了。
“這和你的父親有什麼關係?”陳景輝說道:“原因主要是,在劉教官提問,我回答的時候,你‘嘖’了一聲,我認為你也是瞭解相關知識,知道答案,只是沒有回答。而其他人都是一臉驚色。這證明你在這方面擁有很大的知識儲備。”
伊酒懷疑的神色稍微緩和,但他繼續說道:“那你為何不與苗光聯合?我聽說過他,他是最近被很多人看好的飛行員,很瞭解宇宙飛行所需要的訓練內容。”
陳景輝搖了搖頭:“有的時候經驗並不完全是好事,反而會矇蔽自己,二戰時期法國軍隊拿著一戰的經驗與德國人戰鬥,最後他們很快投降了。我承認苗光是我們中經驗最豐富的,但他的經驗只適用於黑暗長征時期,不一定適用於一個人的遠征。”
“到了。”
他們兩人到了一個空房間,空房間中放著一些草稿紙,三支筆,以及一張用於作答的空白試卷。
伊酒和陳景輝對坐著,陳景輝剛剛的說法似乎安慰住了他,他問道:“從那裡開始?”
“先不要急著作答。”陳景輝說:“先讀題。”
“關鍵詞,‘訓練專案’和‘重合度’。前者是回答的內容,後者是評分的標準,也就是說,我們的答案應該是一個個訓練專案,而評價答案准確與否的,則是我們答案與專家小組答案的相似程度。”
“試卷上的題目部分有詳細說明,你看,重合度的定義是,真正訓練計劃被猜中的專案數,減去我們猜錯的專案數,最後乘以一個係數。還特意說明,範圍過於廣的答案會被視為錯誤,例如,不能回答要進行數學訓練,而是要回答得更具體。”
伊酒說:“他沒有說明係數是什麼,也沒有說明會給多少分。”
“對的,出卷人並不想讓我們猜到訓練專案有多少個。”陳景輝說:“那麼開始回答吧,想到什麼專案就說出來,我們都同意的就寫在試卷上,有質疑就討論,如果不能達成共識,就不要填上去。”
伊酒突然說道:“雖然沒有說明訓練專案有多少個,但是我們可以從訓練時間上進行推測。”
“哦?”陳景輝驚訝地看向他。
“據我所知,火種計劃所需要的星艦‘蒲公英號’還在建設中。”伊酒說道:“按照工期,還有至少三個月才會完工,訓練時間至少是三個月。”
陳景輝說道:“這確實是一個有用的線索。”
他拿起筆,轉了一下,隨後在草稿紙上寫下第一個專案。
“你寫的是?”伊酒問。
陳景輝向他展示。
上面寫了四個字:孤獨訓練。
陳景輝對此感受頗為深刻,要執行火種計劃,孤獨是必須要戰勝的一關,和親密朋友離別,獨自在飛船中遠航,這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輕易承受的任務,人畢竟是一個社會生物。
“我覺得一定有!”伊酒贊同道:“一定有孤獨訓練,跑不了,直接寫試卷上吧。”
兩人達成一致,陳景輝將答案寫了上去。
伊酒也想到了什麼,在草稿紙上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