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部落身上,洛奇亞看到了一個未來大國與強悍文明所需要的一切必要特徵···。
···
話說回來,過去的洛奇亞便是用著極為被動的方法,來觀察他的領地之民;
因此,像達泰利這樣的例子,他根本很難發現。
要不是達泰利與他的老父親在建造暴風神殿的時候,隔三差五就要吵上一架的話,洛奇亞根本不可能發現這名數學天才。
此刻,洛奇亞暗歎著自己居然會讓部落錯失這麼一個科學先驅,而感到後怕不已。
透過達泰利,洛奇亞得到了一個啟發性的教訓;
他必須時刻關注一些行為看起來極其怪異的部落之民;
達泰利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有人都在幹活,可唯獨達泰利就站在一旁,拿著木板寫寫畫畫,讓人看得簡直莫名其妙。
首先,部落的成年人,基本是沒有繼續觀察的必要了。
這說起來很殘酷,但事實便是如此;
思想僵化的成年人,已不具備過多地提高認知的水平與可能,奇思妙想與創造天賦,早已在在孩童時期就基本泯滅了。
而一些年齡尚且很小的部落熊孩子們,也暫時不需要洛奇亞的特殊關照;
他們還太小,哪怕在某些方面展現出驚人的才能,洛奇亞一時間也無法斷定他們是真的天賦異稟,還是極為巧合地靈光一現。
因此,洛奇亞的重點關注物件,便是年齡大致在六歲到十五六歲之間的,部落之民身上;
這個階段的人,基本上很少會像洛奇亞繼續禱告一些無聊甚至毫無價值的願望;
畢竟他們在孩童時代,也是有了教訓與經驗,神明根本不會回應他們毫無任何意義的祈禱。
而在這個年齡段的部落之民,其思想也趨近成熟,但還未完整;
頭腦能理解現實,但心中仍是存有旺盛的好奇心,也有人仍是對夢想有著追逐之心,以及瞭解世界的渴望。
洛奇亞心中已然明瞭,覺得這才是他應該發現發掘,並時刻注視的重點物件們。
至於像傑恩那樣的存在,則是極少數了;
畢竟同時擁有極高藝術造詣與大器晚成雙重特徵的人,基本上只存在於理論當中。
洛奇亞能發現傑恩這樣的人才,已經是心滿意足,不敢再奢求更多。
而天才或是改變部落程序之人,大多數在少年階段,就會初見端倪,展現出他們與常人不一樣的地方。
可最為致命的就是這些天才與未來偉人所展現的不凡,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或是彰顯其特殊本領的時候;
往往其父母或是周圍其他之人,就會將其視為怪胎與異端,進而心生排斥與恐慌;
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不同,會顯得不一樣?!
這說起來很是殘酷與諷刺,在愚昧的大人們看來,認知以外的優秀,便是認知內的低能。
而在洛奇亞看來,這同樣是人性的劣根。
洛奇亞一想到這裡,他不禁心下一寒;
在他的部落之中,是否還有類似於達泰利的天才或是一些具有奇妙思想的孩子;
被他們的父母與旁人美其名曰“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然後被殘忍無情地斬斷了原本可以飛翔的翅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