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招式是假的,力量是真的。一力降十會,不是說著玩的。
要練好傳統武術的發力,必須要練馬步,要腰馬合一。那些不練馬步的、不練樁功的,都算不上真正的傳統武術。
如果不練馬步、不練樁功,沒必要學傳統武術,改學格鬥搏擊更實在。
像防擊和雙擊,這樣的攻擊,其要求的發力技巧最基本的就是腰馬合一。沒有腰馬合一,根本發不出勁。
做不到腰馬合一,更別談什麼整勁。
練不出勁的傳統武術,沒有力量,只能打打普通人。有人說不練馬步,按格鬥搏擊的現代訓練方法練力量,也能有肌肉,也能有力量。
可以。但是按現代訓練方法練力量,其力量用在傳統武術上,效果沒那麼好,不配套。
按現代訓練方法練力量,學格鬥搏擊更快更好。
聽完吳龍的解釋,有些人感覺似乎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一些紐約想不明白的問題,似乎有點懂了。
吳龍又演示雙擊。
“雙擊,顧名思義就是兩隻手不再防守,同時攻擊。這種攻擊通常是在自己佔優勢的情況下使用,可以迅速解決對手,讓對手難以招架防守。”
吳龍雙拳打出,位置是假設目標的耳朵位置。
“大家一定聽說過一招,雙風貫耳。這一招就是雙擊。”
“可以用拳頭擊打對手雙耳、腦側、或太陽穴,也可以改拳為掌。還可以用鳳眼拳,擊打對方太陽穴。以此類似的招式就是雙擊,可以叫雙風貫耳,也可以叫別的名稱。”
吳龍比劃了一下鳳眼拳,握拳時拇指與食指扣成鳳眼狀,利用突出的食指第二骨節作為擊打點。
“打耳朵,不一定死。打太陽穴,很容易把人打死。特別是練出拳勁的人,勁力透過太陽穴打入腦中……”
吳龍搖了搖頭。
他重新拿起大勺和炒勺,一個弓步,打出“欺上瞞下”這招的第二式。大勺當盾牌推打對手臉的同時,右手的炒勺如刀揮出,砍向對手下盤雙腳。
呼!
大家明顯地聽見兩聲風聲。
真的是兩聲,因同時發出,兩聲響成一聲。大家都在周圍觀看,可以明顯聽見大勺推出了風聲,炒勺也砍出了風聲。
大勺推出,一推一頓,視覺上就能看出充滿力量感。
炒勺揮出,又快又狠。假如炒勺是把刀,大家相信能把對手的腳給砍斷。
吳龍一刀絕唱的影片大家都有看過,此時親眼所見。哪怕把刀換成炒勺,也能讓人感覺到刀威。
力量感!
左手和右手同時出擊,同時打出力量感。
說雙擊不能打出力量感,不是不行,而是練的人不行!
林上雄不由感慨。
“看到龍哥用兵器,我想起網上看到的一些兵擊影片。拿個兵器,穿上盔甲,就可以嘲笑這嘲笑那,一副自己最厲害、自己最有資格的派頭。其實作為常年練武的,一眼看過去就覺得有些好笑。”
“有人確實有些本事,但很多人只不過練出肌肉,再拿把兵器在亂舞。根本沒有勁力。兵器也根本不是他們那麼打。”
吳龍點頭。
他也看過一些兵擊影片。是有真本事的人,但同樣也有很多假本事的。
有些人還練力量,有些人根本就不練力量。
就算練力量,因為是按現代訓練方法練的力量,所以其實在使用兵器中的用力方式根本就不對,勁力不能直達兵器。
最簡單的揮刀橫砍,刀劃過的路線上下波動,力是飄的。
刀的軌跡不在一個平面上,刀的砍擊力至少下降一半。
有人說看不出在不在一個平面。不要緊,看其揮刀劈砍後,刀是不是有個回刀抖動的情況,或刀在最後會打擺。
真正會用兵器的人,根本不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就像現在吳龍演示的第二招,左手推出大勺後,大勺不會抖,不會有一個小幅回收或小幅晃動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