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964年,毛熊有5400萬人住進了玉米大叔樓,佔據整個毛熊人的四分之一,除去住在農村的人,榆木大叔樓基本完成了有房住的需求。
因為是免費發放,這對於不管是還在恢復生機的歐洲還是大洋彼岸的美國,甚至還處於建設的內地,當時都還沒有大規模普及這種公寓樓,
因此玉米大叔樓的存在無疑是人類史上的一種壯舉,也成為毛熊對外宣傳國民福利水平的視窗。
甚至還催生了一部百老匯式的歌舞片《切廖姆什基》,由肖斯塔科維奇作曲,記錄了工人階級歡天喜地搬進新家園的盛況。
至於說在90年代出現的玉米大叔樓與人們對舒適生活理解的矛盾與衝突的問題,這鍋玉米大叔不能背。
因為玉米大叔樓在建設的時候,其使用壽命只有25年,其目的只是權宜之計,將來會有更好的房屋取而代之。
這種想法應該說很對。
25年時間,足夠毛熊經濟再上一個臺階,有錢興建更多更好的住宅。
但是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玉米大叔只執政十年多一點就下臺了,他的繼承者把目標放在了世界爭霸上面。
大量資金被用在高層享樂以及軍隊上面。
導致在房產上投資一直不足,沒有想著解決普通市民的住房問題不說,連玉米大叔樓都因為面積小美觀不好等問題停止了。
從而導致很多住在玉米大叔樓的家庭一住就是50年以上,歷經風霜數十載,這些住宅樓日漸破敗,有些甚至成了危房。
從而讓房子問題又一次成為毛熊老大難,也是壓垮毛熊問題之一。
要不然,一棟簡單的宿舍樓,也不會讓二毛和大毛的軍官劍拔弩張,甚至開始了兵戎相向,打了起來。
也幸虧大家還有顧及,只是用拳頭沒有用槍,要不然即使是赫羅諾普洛將軍也沒法壓了下去。
雖然說毛熊已經解體,赫羅諾普洛將軍成為空頭司令,但畢竟做了老大好多年,在他的斡旋下,大毛和二毛的軍官各退一步,好不容易把房子問題解決了。
只不過解決是解決了,造成的影響很是嚴重,他標誌著黑海艦隊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一家親,二毛、大毛等不同國家軍人之間的矛盾在不斷加深甚至公開化。
以後在後來又發生了很多事。
比如敖德薩走私船事件等等,讓赫羅諾普洛將軍疲於奔命,要不然也不會想著離開這麼旋渦了。
但是沒想到,今天又出事了。
“是因為物資的事情。”塔婭娜小聲解釋道。
因為物資短缺,不僅軍隊吃喝短缺連帶著軍官的家屬過得也很不好,好多家庭大半年都沒有吃到肉了。
以前還好,大家都窮的吃不上飯也就沒有多少怨言。
現在不行了!
東方集團送來的物資,一半被赫羅諾普洛將軍存放到倉庫以作不時之需,另一半一部分出售換取金錢給艦隊士兵發薪水。
另一部分則作為福利發給艦隊計程車兵和軍官。
至於怎麼發!
當然是以大毛籍貫以及關係相近軍人了,至於二毛籍貫的,除了一些和大毛關係密切的,大部分士兵或者軍官連根毛都沒有撈到。
這下矛盾出來了。
以前大家都窮吃不上飯,也就無所謂!
現在!
二毛籍貫軍官的家屬看到大毛籍貫軍官家屬,吃香的喝辣的,不僅有面粉、食用油這些主食還有雞鴨魚肉這些副食,餐後還能吃過蘋果、菠蘿、橘子等水果罐頭。
還有很多新衣服,水壺、電熨斗等家庭用品,自然不滿意了。
他們不在乎艦隊內部對立問題,只知道這樣分配不公。
同樣都是黑海艦隊的軍人,為什麼大毛籍貫軍人發這麼多福利,二毛籍貫軍人則設麼都沒有,當即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