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貨棧的老闆也性安,不過與安祿山有沒有直接關係還需要進一步查探”,燕五說道這裡,見唐離似乎面有不豫之色,忙又解釋道:“幽州地處河北道腹地。 咱們目前的力量還難以到達,所以……”。
“罷了,我沒有責怪你地意思”,唐離揮揮手示意燕五無需再說,手撫著酒樽的他陷入了沉思。
歷史中安胖子地軍隊在兵部列入冊錄地應該是十八萬人左右,縱然有出入也不過幾千人,但他真正起兵叛唐。 兵分幾路,旬月之間已攻下大唐半壁河山。 其實際兵力遠遠不止十八萬,所以史家多認為此人除了由朝廷供養的軍隊之外,不算他那八千“假子親兵”,應該還蓄養有大量地私兵。 如今看來,這個山字貨棧就是安胖子為蓄養私兵而開闢的最有力地財源之一了。 若是能打掉這個財源,不僅可以限制安胖子,更能讓這死胖子心疼死。 養軍隊就要吃飯,若是沒了財力支撐,那些見不得光的北地兵籠裡作反都有可能。 僅僅是想到這裡唐離就覺一陣興奮。
到目前為止,唐離對安胖子地防範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鄭子文及郭子儀坐鎮河東無疑是最壞的打算,有這兩人在背後,一旦安胖子真個起兵造反,最起碼再不能象歷史中一樣迅席捲河東並直襲兩京。 除此之外。 他準備的還有一明一暗兩著棋,明的一手是透過王縉出掌沙苑監來限制安祿山的戰馬補給;暗的一手兒卻是阿三,若是運作的好,這暗地一手兒沒準兒能直掏安胖子的根基所在。 只是這招安排雖然威力巨大,但變數最多,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極為渺茫。
想到這裡。 唐離心中暗道:“看來是該讓阿三到河西的時候了”,畢竟那裡有一支忠心於他父親的族人,而且以目前自己與哥舒翰的交情看,請他幫別的忙或許不好說,但照顧著阿三的安全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這位帶刀將軍對安胖子同樣沒什麼好感。 以河西為基地,阿三地族人就可以不經過河北,而是繞道回鶻到達奚族舊地,至於後面怎麼安排就需要細緻的謀劃了。
“大人”,燕五的輕喚聲驚醒了唐離。 隨即他問了一個剛才沒想明白的問題:“皮貨倒還好說。 新羅參可是人人皆知的暴利貨物,為何就沒其它商賈與山記貨棧競爭經營?”。
“由新羅到大唐腹地。 必須要經過榆關及北口關”,燕五又為唐離續了酒後道:“至於海路雖近,但因新羅是外邦,所以與其交易必須經由鴻臚寺照準,而鴻臚寺目前准予通商新羅參的大貨棧就只有山記一家,其它都是些三兩條船地小貨棧做為點綴,根本對他們構不成威脅。 ”
聽燕五這麼一說,唐離豈能還不明白,官*商*勾*結看來還真是無往而不利。
一到河東就要籌劃著與安胖子打商戰,這是唐離離京時所始料不及的,不過這也讓他隱隱有了一種興奮的感覺,畢竟這種方式相比於以前的那些安排,可以對安胖子給予更大,更直接的打擊;還在於這種方式更為積極直接,能讓唐觀風使感受到更多的快感。
唇邊露出一絲微笑,唐離對燕五吩咐道:“再給趙陽明去信,請他在最短的時間到晉陽,信中就說我有大生意等著他來商量”。 要想打垮山記這樣為安祿山斂錢的貨棧,自然少不了趙陽明,除了趙老闆自身良好的經營素質外,唐離更看重他揚州大商賈的身份。 山記經營壟斷生意多年,實力必定雄厚異常,單憑自己那點家底及趙陽明地財力無論如何難與其抗衡,這時候揚州那些世代經營海外貿易地大商賈們就顯的尤為重要了,而且象這種事情他自己肯定不會衝在第一線,也需要趙陽明牽頭排程。
唐離自在車中謀劃,軒車磷磷,不一時已是到達河東觀察使府,燕五沒有下車,甚至連面都沒露。
唐離剛一下車,早在府門處等候地那些有頭臉的家人們隨即迎了上來,請安問好,端茶遞水送手巾,其中的殷勤小意兒自不待言。
鄭府現在這個管家唐離倒是不認識,估計也是從滎陽老家新調來的,只是看到他,唐觀風使由不得要想起金州那個老管家來,一時間站在府門處倒有些浮想聯翩起來。
其實不僅是他,那些老家人心中的感觸更深,眼前這個少年一年多前還跟自己們一樣是這府中小小的伴讀書童,此時再來竟然就成了朝廷四品命官,代天子巡視地方的觀風使。 而他這一年多時間來闖下的漫天下的名聲更不用提。 聽說,這位姑爺可是天天能見到天子的人物。 兩下對比,怎不令那些家人感慨萬千!
聽管家說老爺夫人在正堂等候,唐離就知道今天怕是少不得要來個大禮參拜了,哎!沒辦法呀,誰讓人家是禮法傳家的滎陽鄭氏。
由管家帶路內行,唐離能感受到兩邊下人們看向自己時的豔羨眼神兒,甚至隱隱之間他還聽到一個下人的議論之聲:“姑爺真不愧是天上星宿下凡,連小姐那麼硬的命都降的住。 ”
聞言,唐離微微一笑,沒有費神兒與這個大嗓門的侍女計較,他現在倒是有些遺憾,若非朝廷法度不準,而京中府邸又實在太忙,他還真想帶著鄭憐卿一起回來,也好讓她一吐多年的鬱悶。
觀察使府正堂,鄭子文夫婦都是一身兒簇新打扮,端坐如儀。 唐離上前剛要見禮,就見鄭子文正肅著臉色起身道:“賢婿,先隨我去祖宗祠堂”。
身為女婿卻有資格進祠堂,對於滎陽鄭氏這樣的世家來說,這是少有的殊榮,其比例真可謂是百不取一,雖然唐離對於要多磕頭實在沒有好感,但對於老岳父的抬舉也實在不能拒絕。
在這個簡易的祠堂裡拜了一圈,然後又拜了鄭子文夫婦後,唐離總算完成了必須的禮儀,翁婿二人得以入書房細談。
揮手遣退侍奉的下人,鄭子文的臉上再也沒有了適才的莊重儒雅,張口就是怒氣滿溢道:“阿離,郭子儀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若非怕你這舉薦人被人笑話,老夫彈劾他的摺子早就到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