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天寶風流> 第一百零二章 大婚〈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二章 大婚〈二〉 (1 / 2)

第一百零二章大婚〈二〉

因是天子賜婚,唐離之母也在京師,且平日多往相府走動的,是以婚前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這些程式都已早早走完,婚期吉日,唐離需要做的就是將李騰蛟迎回家中。

“婚合以夜,思相親也!”,婚“昏”通音,是以時俗迎娶新婦過門,都是遵古禮,在黃昏時動身。

靖安坊這幢花團錦簇的宅院中,滿臉含笑的唐夫人親自坐鎮,監督著兒子接受幾個老年“花行子”的擺佈,透過那面新近打磨的銅鏡,唐夫人看著唐離那原本俊秀的臉上被輕施一層薄薄的脂粉,面頰上輕點起兩團淡淡的腮紅,鬢髮間更插起一朵來自宮中暖室的豔紅牡丹,愈發顯的面如冠玉,神情風流。

毫無疑問,此時最幸福的人當然數這位早年喪夫的婦人,過往這幾年的艱難及生活的熬煎在眼前這個喜慶的時刻都已雲淡風清,兒子爭氣,年不過十六就成了國朝最年輕的狀元郎,更鋪灑出漫天下的聲名,大登科後小登科,剛中了狀元,就得以迎娶宰相家嬌女,這門親事更是天子傳旨賜婚,這每一樁每一件都是別人幾世修不來的福分,如今都集中到唐門,集中到兒子身上。兒子孝順、媳婦兒也合她心意,看著眼前一片火紅的景象,本也疲累地唐夫人卻是紅光滿面。臉上的笑容更是實打實從從心底裡流出來的。

從銅鏡中看著母親一臉歡喜的笑容,唐離心中的鬱悶消解了不少,更何況,身邊還有一個與他一樣,也正在塗脂抹粉的翟琰堪做墊背!

面對今天這些花行子,唐離最初時是堅不允准他們往自己臉上塗粉,無奈所有人都說這是古禮。這個時代,一牽扯上“禮”字。就是皇帝也沒門兒,遑論後來母親還親自過來坐鎮。

無奈之下的唐離眼一閉,就任他們擺弄吧!反正結婚也沒個幾次,沒得這時候惹得所有人掃興。與他地無奈不同,旁邊今天出任男家“儐相”的老翟倒是一副享受地表情,中間更多次指指點點著讓那花行子怎麼把粉塗抹的更均勻一些。

塗粉簪花完畢,換上極品單絲羅製成的大紅吉服。帶起一身香氣的唐離此時真個是面紅齒白、目如朗星……尤其是鬢間那朵豔豔的牡丹花,更為他平添了三分風流。只看得那些依門而望的丫鬟使女們眼熱不已、口中唧唧喳喳評說個不停。〈極度惡寒〉

“阿離,看哥哥這身兒怎麼樣?”,塗抹完畢,翟琰晃動著鬢髮間的木槿花,抖著身上地儐相服,湊近唐離身前洋洋得意道。

不愧是京城最好的花行子,這脂粉塗的。將有名的黑麵翟都整成了小白臉兒,若是他不張嘴,還真有幾分翩翩佳公子的味道。

“看你燒包的!”,沒好氣兒的看了他一眼,唐離隨口回了一句。

雖然並不確切明白“燒包”這個詞的意思,但翟琰卻能準確把握住唐離地意思。“嫉妒,你這絕對是嫉妒了!”,扯開嗓子來了一串標誌性的笑聲,“走了!”,話剛出口,他已笑聲不斷的向外行去。

乘上裝飾一新的兩駕軒車群吹鼓手的簇擁下,撩起一片喜氣洋洋的吹打之聲,在滿街行人詫異地眼神中,逶迤向相府而來。

短短一段路程。竟然花費了半個多時辰。此時的相府也已是用鮮紅的錦緞裝飾十八盞特號鴛鴦大花燈將府門前照的亮如白晝。吸引得無數看熱鬧的人擁擠往觀,還好有京兆衙門派出的大批差役在維持秩序,所以場面倒並不混亂。

“掀簾,掀簾!”,軒車從人群中經過時,看熱鬧的人中,震天的響聲四面而來,不等唐離發表意見,燒包的翟琰已是先自掀開了簾幕。

“好俊俏的小郎君!”

“一表人才呀!相府幾次嫁女,還屬這個新姑爺長地最俊俏!”

“可不是嘛!人家可是新科狀元郎,陛下親口賜地婚,人才還能差得了,相府小姐好福氣呀!”。

“小三子,看到了嗎?書要用心去讀,改**要也能中個狀元,也能這麼風光一回!”

…………………………

“合著咱們成了耍猴戲的猴子了!”,被無數道目光盯著看,唐離側身向翟琰說道。

“人都看著你呢!別亂動!”,正面向人群微笑地翟琰都也不扭,輕聲說道。

“看,你看我也看!”,被盯的受不住的唐離心下一發狠,索性也學著翟琰的樣子,帶著一臉淡淡的笑容,向人群左右掃視之間,輕輕點頭為禮。

“他笑的多好看哪!那牙齒真白!”。

“狀元郎在對我笑,他在對我笑!”。

唐離這一動作,又引來人群中一片小小的騷動,不過,這次驚呼歡叫的卻是以女子居多,其中更有大膽的女子將不知從那採摘來的鮮花隨手丟上車來。

相府門前,此時兩邊一字排開八個衣著簇新的家丁,堪堪等軒車停穩,唐離由翟琰陪著剛走到緊閉住的相府硃紅大門前,就聽那些家丁們扯著嗓子齊聲喝叫道:“新姑爺上門嘍!”。

這聲吼聲剛完,就見翟琰跨前一步,對著緊閉的大門高聲道:“賊來須打,客來需見,報道姑嫂,出來相看!”。

“你說什麼賊不賊的?”,若不是時候地點不對,唐離真想一腳踢過去。

“風俗如此。不要多說話!端正,站端正嘍!”。

“吱呀”聲中,相府大門緩緩開啟,挺胸拔背的唐離入目處看到地就是一片奼紫嫣紅,無數濃裝淡抹的美婦人緊緊堵在府門前,而她們的手中握著都有一根裹著錦緞的小花杖。

隨即,就見人群中一個年過三旬的美婦排眾上前道:“本是何方君子?何處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