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尚未入品,如何敵得過八品?只是被看了一眼就化作飛灰。
八品,這在地油界都足以成為一方世界之主了,統帥上億人,高高在上的大能者。
接連又殺了四五個,焱君似乎都有些殺煩了,看向客棧:“李先生不是自詡仁善,連一隻奪舍了狐狸身軀的虎妖都要救下嗎?怎麼現在卻任由他們死呢?”
李啟依然是那副陰沉的臉色,但說話的時候,卻刻意做出了輕鬆無謂的聲色:“我救人又不是因為仁善,不過順手而為罷了,但方才死去的人,不都是金少爺家的奴僕嗎?你殺自家的人,自有自己的道理,我也不便過多置喙,畢竟我不過一個外人,怎麼能干涉金少爺執行家法?”
李啟如此說道,然後坐了下來。
他現在很清楚兩件事。
第一,想要不被威脅,那就不能心軟。
第二,想要更多人活下來,那就最好不要理。
當人命成為自己的軟肋,那麼自己的對手就只會更多的拿人命來威脅你,最後要麼自己搭進去,要麼更多的人死去。
該如何做,李啟當然分得清楚。
但是,現在還有幾個問題。
首先,頭號問題,那就是面子。
準確的說,不是面子,而是面上的‘理’。
正如同曾經說過的,理直,氣才能壯。
夫建事立義,莫不須理而定。
天地氣化,道之理也。
法制正事,事之理也。
禮之宜適,義之理也。
人情樞機,情之理也。
質於理合,合而有明,所以能成‘道理’是也。
李啟持身以義,更是需要注重理字,義之理便是符合大眾的規章,這是信義的基礎,是他巫道的根本,對方的‘賠禮’,就是‘禮之宜適’。
李啟已經知道對方打算做什麼了。
如此賠禮,自己若是接受了,那在‘理’上,就代表自己原諒了對方,之後對方再做什麼,就沒有‘理虧’這麼個說法了。
這可不是什麼玄學,而是確鑿存在的事情,理虧代表的是人心,而人心也是一種力量,更可能影響到李啟的道途。
很顯然,金不喚已經看出了李啟是走的巫道,所以刻意用這種手段來噁心人,使得李啟理虧,甚至因此影響到他在某些神祇那邊的信譽。
李啟甚至都能聽見金不喚透過這一齣戲對他的嘲諷。
“救啊,你在集市上救本少想殺的人,你不是仁善嗎?本少倒是想看看你能救下多少!”金不喚在用這一齣戲碼對自己發出這樣的嘲諷。
並且,李啟有充足的理由去懷疑,禮物裡面是做了手腳的,自己收下之後,恐怕還有別的後手,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他不想去賭自己的眼光能不能識破禮物的破綻,雖然李啟對自己的知識面很自信,而且還有瀋水碧幫助識貨。
但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剛剛出門的雛鳥的他已經知道了‘千萬不要小看天下英雄’這麼一個道理,所以不會掉以輕心。
除了上面那個問題之外,還有個次要問題。
那就是,如果真的任由對方這麼殺下去,殺到一定程度,那自己恐怕就會理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