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手冊》李浩已經總結得出:
屏障保護半徑現在雖然不過才二十多米,但即便不使用主動拓展,隨著時間流逝它也有一個緩慢的自然增長。
迷霧代表著時空不確定,而旅館的存在則是一種空間位置錨定,屏障半徑內的空間代表著已知、可直接觀察,在已探明的區域內環境和事件已確立。
換言之,迷霧未知區的環境和事件,就如同薛定諤的貓,在沒有觀察者蒞臨的時候,你是完全不知道它的純在狀態的。
放在遊戲裡,這就是一種真隨機性。
道具“天眼”就是對範圍內【迷霧】的照明、驅散,將範圍內大部分的不確定性抹除。
這種【迷霧】並非單純物理意義上存在,而更多是一種針對其內“駐客”主觀認知的遮蔽。
也就是說哪怕放個黑科技無人機去偵查,就算它能正常接收到型號,它的“可視範圍”也幾乎為零。
不過湖宮世界基底類似提瓦特大陸,未知的東西、可能性是有跡可循的,總體上越遠離屏障的區域,不確定性越高。而那往往意味著更危險。
相對近處,也就較為安全。
要想消除這種未知,就需要駐客自行前往探明!
需要踏出屏障範圍內,腳踏實地地去探險、探秘。
出了屏障後,根據環境條件、視角等因素,認知層面上的迷霧將會被探索者驅散。近處的迷霧也會變淡。
所以,像“今日”這樣的豔陽天是非常適合“外出”的!
換作夜晚、大雨天、霧天等時候,則迷霧和不確定性都會更濃厚!
俗話說——登高、望遠!
視野優勢相當關鍵!
“插眼”自然也是往高了**較好!
當然也不排除地表下存在空間、造物的可能。
“那、那個!李浩你可以幫我一把嗎?”
此時各自心懷鬼胎的兩人就在盡力往高處插,攀呢!
屏障具有一定的保護、隔絕效果,但並非絕對,它最大的作用和意義就是確立已知。比如有個厲害魔物靠近了它會第一時間感應到。
方才李浩他們只是稍微感覺到了些遲緩的“阻力”,很輕鬆就穿越了屏障。
目前的“可視範圍”大概能達到100米之餘。
不過受地形限制,一眼看去都是樹。
為了彼此的安全考慮,比起橫衝直撞他們選擇了先高攀一波——
“來!地方太窄,小姐你把著我點兒!”
“嗯嗯~”
綾華在上扶著李浩的肩膀,李浩則穩著她的腳踝。
小山坡上的這棵五六米高的大樹頂,無疑是最合適的觀察點。
爬樹這種事情當然是交給男孩子比較好。
不過畢竟有【攀高危險】這麼香的一個任務在先,他們兩個人顯然都想小小“涉險”試試。
一起上當然是最有可能產生親密互動、提升“好感度”的事件!
另外兩人目力都不錯,李浩有著字幕能力,說不定能有所發現。
綾華更是具備“元素視野”,用於探索未知再適合不過!
這一番看下來,不可謂不是心猿之意不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