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客機的臨界迎角是在三十度左右,可是D903SST卻是在五十度,即便它的失速邏輯還是將臨界迎角設定在三十度。”徐顯的左手逐漸握緊駕駛盤,由此可見,他的心裡其實也是有些緊張的:“我必須關閉迎角保護電門,否則迎角一旦超過三十度,它就會限制我的操作指令。”
連山雪急道:“可是一旦超過臨界迎角就會失速!”
“不!這就是這架飛機的魅力!它會失速,可它是可控的!”就在話音落下的瞬間,徐顯開始緩慢加油門,同時不斷地帶杆,在連山雪震撼的目光中,飛機姿態不斷增大,同時速度開始不停下降。
連山雪不知道徐顯到底想要幹什麼!可是到了這個關頭,她還是選擇相信了這個男人,並沒有干預他的動作。
只見隨著飛機姿態的增加,當速度下降到小於紅區速度的時候,駕駛杆立刻顫抖起來,這是失速抖杆的警告。
此時,飛機其實還沒有達到臨界迎角,只是說非常接近了。飛機希望透過抖杆的方式提醒飛行員即將失速了,必須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了。
若是迎角保護邏輯電門沒有關閉,這個時候,它就會開始運轉,限制飛行員的帶杆指令。可是,這個功能被徐顯手動關閉了,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限制了。
徐顯在抖杆的情況下繼續帶杆,以至於當飛機的迎角超過臨界迎角之後,抖杆消失了,他都還在繼續帶杆。
“即便我們超過了三十度的臨界迎角,但是隻要我們將之限制在五十度,那就會得到一個相當有趣的狀態。”在這句話的尾音結束的一刻,徐顯終於停止了帶杆,他的左手在不停地晃動著,這並非來自於飛機的抖杆效應,而是此刻飛機非常的不穩定。
跟預想的進入深度失速後,飛機就要往下栽的結局不同,此刻連山雪幾乎是平躺著面對著天空,然而飛機竟然就維持著這個詭異的狀態緩緩地漂浮在空中。
連山雪能感受到此時飛機極度的不穩,駕駛杆一直在動並非徐顯想要如此,而是他必須不斷地調整飛機的平衡,否則飛機很容易從這個狀態中脫離出來,那便是前功盡棄了。
D903SST本來就不是為了過失速區域內飛行而設計的,只是葉青當時參與設計時興致過高,在這架飛機中加入了些許四代機的氣動佈局的構造,以致於將其迎角控制能力大大提升。
對於正常的具備超機動的四代機而言,它們的臨界迎角能達到七十度。而D903SST這種閹割版只能達到五十度,但是也遠遠超過了普通客機的三十度臨界迎角的水平。
不過,葉青顯然並不是想讓D903SST做什麼超機動的,所以在迎角保護邏輯中,還是將臨界迎角設定在了三十度,等於變相封存了D903SST的可能的超機動能力。
其實,D903SST做無半徑下降轉彎超機動的可能性並沒有得到驗證。其實按照經驗來看,即便能做,但是對飛機的機身強度會有極高的要求,弄不好就有解體的風險。也只有到了如此絕境,徐顯才會做出這個發瘋般的決定。
不過,由於過失速區域飛行的原因,飛機操縱上存在明顯的非定常性和三軸強耦合特性。簡而言之,別看徐顯似乎維持住了這一狀態,可是實際上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
在這個狀態下,飛機的氣動作用表現為明顯的時變滯環現象,從而使得飛行狀態的變化和氣動控制面效率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甚至於飛行員對於本軸的操作都會影響到另外一個軸狀態的變化。就比如,徐顯此時明明是帶杆的,但是飛機可能不會在俯仰上有所反應,反倒是在橫滾上出現了響應。
這種不同軸狀態之間的異常聯動在正常區域內的飛行過程中是不會出現了,只有在大仰角的過失速區域內才有。
在如此極端的飛行狀態下,但凡飛行員有哪怕一絲絲的操作不細,飛機就要從這個可控的過失速機動轉為不可控的失速尾旋中。
這樣的操作難度,即便是徐顯也必須全力以赴地處置。
連山雪此刻已經失去思考能力,她不知道飛機為什麼會進入這樣的狀態,她只能依靠本能問出一句:“所以......我們下面該怎麼做?”
徐顯深吸一口氣,若是細細分辨,可以聽出他的呼吸聲並不均勻,甚至有些顫抖,這是徐顯在承受巨大壓力的表現。
“當然是.....著艦了!”
只聽徐顯輕聲細語之下,他微微地收了些許二號發動機的油門。在極微小的推力差的作用下,飛機開始天上緩慢地下降同時向右旋轉,猶如一片樹葉從枝頭飄落而下,充滿了優雅而美麗的意味。
可是這樣的場景落在航母甲板的水兵眼中彷彿神蹟一般的存在,只見其中一人抬頭望天,喉結蠕動著:“我沒有看錯吧!”
在他旁邊,另外一個水兵也被此等極具衝擊力的場景震撼得無以復加,以致於他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還在做夢。
當他意識到一切都是真實的時候,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只感覺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起來,似乎是朝聖般面對著那不可思議的一切。
“如果這都是真的?”只聽他猶如機械的聲音傳出來,鑽入剛才發問的那個水兵耳朵裡。
此間,D903SST在緩慢的旋轉中逐漸下降,他已經能看清楚這架龐然大物的機身上的細節,然而這樣更讓他感覺到夢幻。
“他還是人嗎?”卻聽不知哪裡有人發問。
“不!”陽光被巨大的機身所遮蔽,陰影灑落在水兵的臉上,他眯著眼,輕聲道:“他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