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之時,天色已近黃昏,趙雲只好命令兵馬在郯縣休整一夜。
翌日,趙雲告別了東海王劉祗與東海相趙諮,在糜竺陪同下,繼續領兵向西南行進。
目標:彭城國,武原縣,也就是陶謙的核心區域。
……
陶謙自山谷中逃出之後,收攏了五千餘散兵,與陳登匯合。
“公右啊公右!公右這是為我而死啊!”對於孫乾以命相搏,為他爭取了一條生路,陶謙心中十分難過。
“使君節哀,公右盡忠殞身,乃是抱大節而死,換得使君生,想必他泉下有知,當死而瞑目。”陳登安慰道。
陶謙軍沿著泗水向南行進,山谷一把火,物資丟的丟,毀的毀,雖然收攏了不少兵馬,但陶謙深知這樣的兵馬毫無戰鬥力,即便他們是驍勇的丹陽兵,於是陶謙下令,沿泗水南下,很快就能到達彭城國境內的城池廣戚縣,到了那裡,就可以補給了。
《控衛在此》
“元龍,此行我軍雖敗,你說山陽郡如今如何了?”陶謙問。
陳登露出一個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陳登:我和你一起逃命,我怎麼知道山陽郡的情況。
“使君,我軍雖敗,不過張遼為了伏擊我軍,自然延誤了救援山陽,想必梁國兵馬已經貢獻昌邑了,山陽郡守軍乃是鉅野豪強李乾,保田衛莊或許可以,防守城池,豈不兒戲!”陳登還是違心的說了好訊息,至於是不是好訊息,陳登自己也沒底。
不過他所說的也是事實,李乾本就是鉅野豪強,壓根沒有與軍隊的驗戰鬥經。
“但願山陽戰事進展順利,如此,我亦算完成牽制之責,元龍,我軍軍械丟失良多,能不能請求袁公施援一二?”
陳登笑笑:“當然可以,使君為袁公出力,方有此敗,戰鬥損耗,袁公會按約償付。”
“如此最好!如此便好!”陶謙也笑著回應,抬頭望了眼泗水,哀嘆一聲。
“累了,多希望立即回到彭城啊!”
“使君,與山陽將士一比,我們反而是幸運的。”陳登再度安慰道。
“是麼?”
陶謙心裡打了問號,不知為何,總覺得心神不寧,有不好的預感。
……
昌邑城下,陰夔軍拉下上千具屍體,又一次撤退了,相比上一次,這一次守城,李乾已漸有熟練之勢,不僅排程有方,而且對攻城槌有了針對之法,一日下來,幾乎連城頭都沒有摸到。
上一次進攻,藉助雲梯,至少還殺上了城頭。
“陰將軍,呂將軍與辛參軍求見。”
呂威璜,進攻西門的主將,辛評任參軍。
“快請!”陰夔正打算向他們瞭解一下西門的戰況。
呂威璜帶甲入帳,雖是冬日,但其額頭沁滿了汗珠,臉色還抹著血汙,顯然戰場上剛退下來,還沒有收拾就過來了。
“呂將軍,城西戰況如何?”
“害,一言難盡,我軍數次攻上城頭,皆被殺回。”呂威璜道。
“早早聽聞李氏養門客,多有豪傑在其門下,今日一戰,果真如此。”辛評道。
見西門也沒什麼進展,陰夔悶悶不樂的坐回位置上,“兩位可有主意?”
辛評道:“此次前來,正是商議此事,陰將軍,你我分別強攻南門西門,雖未成功,不過也試探出了李氏部曲的戰鬥力,他們所倚仗者,便是那些戰力強勁者,其餘人不過是湊數,故而,我建議全面圍攻昌邑。”
“全面圍攻?”陰夔眼皮一抖,“參軍的意思,是四門圍攻?”
“正是!我軍攻西門,北門,陰將軍攻南門,東門,而且強度各有側重,令其應接不暇!”
陰夔想了想,辛評之言確有幾分道理。
“或許,明日可以一試。”
“誒?將軍,萬不能有嘗試心態,要攻,便勢在必得!”辛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