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定策(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定策(中) (3 / 3)

百泉縣那邊倒是有些騎兵,但在涇州呢,距離相對比較遠,起不到太多的作用。

而涇源縣倒是近了,南下就是隴州,但這一塊區域是原州西南,是六盤山脈最為崎嶇難行的區域,不說其他的,肯定絕大部分都是步兵,很難起到騷擾胡騎後方的效果。

如果貿然出兵,說不定還會被胡騎圍住……不過原州兵力倒是充足,不用怕突厥、薛延陀北上攻破原州,與靈州的兵力彙集。

竇軌看向李楷,“那涇州、寧州如何?”

“南下途中,在安定縣見過陽城縣公。”李楷應道:“得知薛延陀南下後,陽城縣公彙集兵力……”

尉遲恭補充道:“信使攜魚符、詔書,韋雲起召府兵,東向往寧州。”

“寧州……”李善喃喃道:“韋雲起手中能有多少兵力?”

竇軌畢竟身居宰輔,知道的資訊要比其他人多,在心裡計算了下,“涇州、寧州兩地之前就已經徵召府兵成軍,按折衝府計算,兵力應該在萬餘左右。”

“不對。”溫彥博搖頭道:“不提襄邑王,但後來管國公任瑰兵敗,其中多有涇州府兵,再後懷仁出任靈州道行軍總管,涇州一戰也抽調了涇州、寧州府兵,至今還有部分在靈州軍。”

李善臉色有些陰鬱,補充道:“而且涇州刺史錢九隴已然率部分府兵去了河東,兩地兵力暫由寧州刺史韋雲起節制,他麾下兵力不會太多,當能守禦寧州不敗,但想出兵……”

眾人臉色都不太好看,換句話說,也就隴州、岐州、豳州的兵力回援京兆,北側以及西北側兩三個方向的唐軍,都很難回援,頂多是在後方製造一些小動作來減輕京兆的壓力。

溫彥博正要提坊州、丹州、同州、華洲幾地的府兵,卻見李善昂然道:“突厥、薛延陀聯兵應於明日午後或後日抵達京兆,今日首戰,潰數千突厥,此戰亦當勇烈,必破陣取勝!”

竇軌、溫彥博對視了眼,前者苦笑道:“懷仁,如今兵力不足,當不可浪戰。”

溫彥博也勸道:“當年下博一戰,你力勸淮陽王不可貿然出兵,當知利害。”

“但京兆兵力不足,坊州、華洲、同州徵召府兵成軍不會那麼快,而且一旦入京兆,首要是庇護長安……”馬周終於找到機會開口了,幽幽道:“對陣突厥、薛延陀的唐軍主力,只能指望河東、延州援兵趕至。”

“按照路程計算,今日是十月初九夜,信使換馬不換人,明日延州、河東才會發兵。”

“延州騎兵沿秦直道迅速南下,約莫十月初十夜間至十月十一日才能抵達。”馬周繼續道:“河東援兵需要渡過黃河,應該在十月十三日至十月十五日之間才能趕至。”

李善露出一絲笑容,“久不見賓王兄,今夜可盡述之。”

溫彥博、竇軌的眼神都有些詫異,他們並不太清楚這個中年文士與李善之間的關係,而李楷無奈的看了眼正垂著頭的常何。

李楷可知道太多太多的內情了,馬周就是李善塞到常何身邊的,一個區區北衙禁軍的長史,實在不太惹眼,但李楷也知道,秦王是知曉這顆棋子的。

李楷更知道,李善之所以能將馬周帶到軍中,首先是將常何給帶來了……沒辦法啊,這顆棋子是不能擺在明面上的。

常何畢竟是李世民的舊部,關鍵時刻不願附逆……這是合情合理的。

但常何被身邊親信逼迫開啟玄武門,不管這顆棋子是李世民的人還是李善的人……這都會在李淵心裡扎一根刺。

“延州南下的騎兵不會太多,李藥師麾下騎兵近萬,這還是因為數月前從靈州調撥了一批戰馬,不過吳國公攜帶三千騎兵回京,如今也只剩下七八千……”

馬周的話還沒說完,尉遲恭打斷道:“回京前日,代國公遣泌水縣公張寶相攜四千騎兵北上……而且延州道騎兵大半都在夏州。”

李善嘴角抽了抽,他也想起這件事了,馬周繼續道:“那回援京兆的騎兵不會超過五千騎,而突厥、薛延陀的聯兵多達七八萬騎兵。”

聽到這兒,大部分人都聽懂了,竇軌陰著臉點頭,“所以,至少要撐到十月十四日,甚至十月十五日,等河東援兵或延州道的步兵趕至,才有把握退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