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場面陷入了一陣尷尬的氣氛。
事實是這麼個道理,只是許多人不願意去面對真實而已。
總想要找一個藉口。
‘哦!這不是我的錯,都是別人的錯。’
然後互相攻訐,企圖拿到更多的好處,卻全都忘了他們的權利到底來自哪裡。
“話不能這麼說,要不是韓爌老賊,咱們何至於落到這步田地,還是崇禎識人不明導致的。”
兜了一個很大的圈,黃立極還是把所有的錯誤給了崇禎。
卻全然沒有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貪贓枉法,有任何的一點認錯的意思,彷彿那都是應該的,要不然還做什麼官。
做個老百姓不好嗎?
“我恨呀,早知道出關是這個樣子,還不如學著蘇茂相半路上跑了算了。”
傅木魁咬緊牙關,恨恨的說道。
別看現在他們在討論範復粹,可真要比較起來,還是留下的蘇茂相過得比範復粹強多了。
當時他還一路上狠狠的嘲諷了蘇茂相一頓。
事後證明,人家是正確的,只有自己是錯誤的,這就讓人很難受了。
說起了蘇茂相,不知多少人在此刻悔恨交加。
背棄了大明,爬山涉水的來到了關外,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到底犧牲了多少東西,家人,財富,權利,還有優越的環境。
從情感,到身上的最後一枚銅板。
就沒有一樣東西是他們自己的。
當時一群人也是這樣的聚在一起,對打進關內的皇太極他們出謀劃策,都在想辦法如何才能夠拿下京師。
如何才能夠打走更多的好處。
就算是在大明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這麼努力的為大明謀劃過。
也不知道是腦子進水了,還是智障了。
居然弄做出這樣的事情。
想來也是可笑,出關之後,皇太極,代善他們這些貝勒們,也就更加看不上他們這些文臣了。
而離開了大明,他們所謂的執政方法,也沒有多少大的作用。
顯得平庸了,這也是皇太極放棄他們的根本原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看來老祖宗的話,永遠都是對的。”
隨著傅木魁話音落下,也有人不想在欺騙自己,喃喃自語的說出了一種事實的真相。
然而此時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早知如此,從一開始的撫順戰役都不可能發生,也就沒有後來的那些事情了。
可後悔沒有任何的作用。
只是加重了自己身上的痛苦,讓已經彎下的腰再也直不起來,跪下的膝蓋,也不可能再站起來。
“算了,咱們現在就是個奴才,想那麼多還能當主子不成?我家貝勒新弄到了一隻鷹,正等著我去敖呢,就不陪你們聚會了。”
傅木魁的情緒低落了好一會,很快就又恢復了過來。
若不是看到了一位不肯做奴才的人,忽然平步青雲了,他們也不可能這一次聚集這麼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