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種新奇的角度,來理解某些看起來很正常的問題。
去恍然有種,自己已經掉進坑裡面的感覺。
從什麼時候開始,幾乎每一個人對於犧牲這件很殘忍的事情,當成了一種很理所當然的想法?
袁可立想著古老的歷史,還有一些傳說和故事。
從鑄劍開始,就有人因為犧牲自己,從而打造出了絕世寶劍,似乎不這樣做,寶劍就造不出來一樣。
然而在道院的某些人研究當中。
打造一柄好的兵器,和犧牲多少人,有多少人跳進了熔爐當中,沒有任何的一點關係。
在看看,原本遼東的局勢多危機,犧牲了多少的大明將士,事實證明,那都是整個大明從朝堂道下面,沒有一個人在幹實事。
“火器的出現,讓大明的將士們,減少了更多的犧牲,所以在有的時候,戰爭也是可以透過別的方式來達成的。”
袁可立仔細的思索了一下,從新對火器出現了一種定位。
既然漢人在騎兵方面,和建奴差距有點遠,卻可以才智慧方面,彌補這個缺點,看樣子目前形勢還不錯。
只要堅持下去。
遼東的建奴們,就不想抬得起頭。
“是啊,戰爭是多種多樣的,好在咱們的鄰居,現在不是很強大。”
崇禎說的強大,就是不管是如今的大清,還是已經被打垮了的蒙古人,他們的技術底蘊,根本就不足以和大明對抗。
只要找對了前進的方向。
人多,資源豐富的一方總是能夠快速崛起,然後把落後的一方,遠遠的拋開。
‘不是很強大’五個字,讓袁可立一陣無語。
這就彷彿在指著他們的鼻子說:無能。
當然。
如今的大明,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皇帝百姓,都有資格說這一句話。
連續的勝利,無敵的火器。
不斷出現的新鮮事物,還有各種福利,都讓整個大明煥發了勃勃生機。
就算是在以往,可怕的地龍翻身,都被看做是一場不是很大的天災來應對。
要是以前的話,像湖廣這樣的天災,能夠很快的催生出好幾支“義軍”,從而該大明帶來更大的麻煩。
愚昧,又無路可走的百姓,總是最容易被人欺騙著,做一些瘋狂的事情。
而只要有了開始,後面的就很難結束。
要是此時,再遇到外部的攻擊,那麼大明就會更加艱難,到最後轟然崩塌,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這個也可以預見。
畢竟,曾經的大明朝堂,實在是太糟糕了。
袁可立輕微的搖了搖頭,甩開了心中的某些不合時宜的想法。
然後又想到了劉興祚。
“可這種意義上的補償,真的符合他的身份?”
袁可立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要是給出的將軍頭銜,真的可以和別的將軍權利一樣的話,那麼以後將會有更多的做出這樣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