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在海上打贏了,才有機會開拓出更多的海域。
外面還有那麼多的國家,還有那麼多的土地。
有誰不喜歡這些呢?
“陸軍的那些人也沒有閒著,不管是往西,還是往南,往北,都是機會,這是大爭之世,短暫的聽力,就是掉隊,這一點謹記。”
李定國發現一杯茶,就把他灌醉了。
說出來的醉話,也太多了一點,若不是剛好遇到了鄭家來人,他還真不想告訴楊廷麟在這些話。
“多謝。”
渤海將軍劉世勳,從一些隱秘的起到,也是知道雍州將軍的一些計劃的,作為親近劉世勳的尉長,楊廷麟也是知道一點隱秘的。
盧象升打算向西邊擴張,洪承疇卻是一直在北邊經營,致力於打垮大清,最後到最北邊看看風景。
就連袞州將軍孫傳庭,都是抓住機會,就在提升自己。
一刻都不敢放鬆。
“自己努力吧。”
說話的時候,李定國又想到了他的一個最佳損友劉文秀,用皇上的話說是這個意思。
兩人在很多時候,理念都是不一樣。
到現在,他已經出頭了,雖然走的是文臣的路線。
劉文秀還在武將當中掙扎。
“做皇上的參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定國心中暗歎。
特別是一個聰明的皇帝,身邊的文臣武將,都是最難做的。
此時的劉文秀,可不知道有人正在惦記著他。
遼東他去過很多次。
自從皇太極再次領兵,進攻大明之後,他就在各個地方考察當地領兵將官的水平。
說是考察,也而不過是代替崇禎,走一遍戰鬥過的地方。
看一看每一個駐兵之地,士卒的戰鬥水平和軍紀,有沒有散漫,有哪一些出色的人才,然後記錄在本子上,供皇帝查閱。
此次。
他依然是要去遼東的,可不在坐車走陸路經過薊州,山海關等地了。
而起前往天津,然後到北塘碼頭,乘船走海路,一直到復州,永寧,直接去找劉興祚。
於他同行的還有一人,是袁可立找來的舊人。
他是不認識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聽袁大人說,李先生以前是去過遼東的?能給晚輩說說關於你們以前遼東的戰事嗎?”
如今的遼東戰事,不說也罷。
被之前許多人恐懼的建奴,早就囂張不起來了,那還有什麼戰事,不過是李過將軍,又或者劉體仁尉長,站在遼河的邊上,放幾聲炮響而已。
不打到遼河對岸去,建奴的阿敏都要謝天謝地,立刻給老天爺上香了。
“遼東老夫沒有去過,只是和曾經的沈有容,劉興祚的少數幾人有點關係罷了,沒啥好說的。”
被稱作李先生的老人,被劉文秀問起,仔細的想了想,還真就一輩子沒敢出啥成就。
劉文秀可不敢小看這些老人。
他一直作為皇上的參謀,可是知道,皇上都承認以前的那些能做事的老一輩,到底有多厲害。
一個袁可立,就讓皇上佩服不已,更不要說和袁可立做朋友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