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在魏晨還不知道的情況下,他自己就被內閣首輔李長庚給恨上了。
崇禎瞧著面前的兩人,一陣無力。
現在還不是朝堂之上,大臣們還很少,以小見大,他都能想象得到,往後的朝堂大臣們多了之後是個什麼樣子。
怕是隨便一個小事情,都能夠被冠以“茲事體大”來解決。
“行了,都稍安勿躁,朕心中有數。”
崇禎煩躁的揮了揮手,不在提這個問題,彷彿這件事情,就這麼的過去了。
可無論是史可法,還是李長庚都心中明白,事情從來都沒有那麼的簡單。
道院的會議室。
劉文秀找到晁剛的時候,晁剛正帶著人在檢視地圖和沙盤。
上面擺放的旗幟,都是大明已經收復了的地方,其中兵力不知多寡,火器的佈防怎樣都是一清二楚。
要是此地再有一位皇太極的探子的話。
那麼大明的所有防守,都會暴露在皇太極的眼皮子底下,然而面對大明的火器,即便是知道了一些佈局。
也是隻能幹看著,無可奈何。
張鶴鳴沒有在此地,他的宣部報刊的刊發,還得去收集資料,坐在屋子裡是沒有辦法寫出好東西的。
駱養性也很忙。
隨著各處的物資調動,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不是說如今底層的制度健全了,就沒有貪贓枉法的事情發生。
只是有的很隱秘,並沒有暴露出來,所以這些才是駱養性重點打擊的物件。
他只需要發現問題,剩下的就不管他的事情了,自由其他部門配合著執行各種大明律法。
大明律定的很寬鬆,也不是任何一個人的道德水準都很高。
只要執行的力度很大,也一樣會讓給某些人哭爹喊娘般的慘叫,在一些人的口中錦衣衛從原來的鷹犬,如今已經進化成了狼犬了。
說鷹的話,還是抬舉錦衣衛的人了。
範景文,朱繼祚也在幫著做事,都是規劃好的,照著做就成,現在也是做得有模有樣。
劉文秀看了一圈,會議室的人都盡收眼底。
小步走到晁剛的身旁行禮道:“報告將軍。”
晁剛回頭回了一禮。
“什麼事?”
“皇上讓臣來問問,王衝將軍什麼時候回來。”
晁剛佈滿血絲的眼睛一眯,敏銳的他立刻就發現了其中的而不尋常,現在是戰時,皇上可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把一個外派的將軍給叫回來。
雖然只是詢問,晁剛可不能當做簡單的詢問。
“皇上那裡發生了什麼事?”
劉文秀一直知道晁剛將軍是他的一座豐碑,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跨越的一座山。
在京師腳下的一場戰役,用處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打出了大明火器的無敵威名,而且是在野戰的情況下。
把後勤部的人,和各種武器運用的恰到好處。
就是現在,那種早就被淘汰了的投石車,都重新煥發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