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
李長庚答應下來,就立刻開始寫公文調令。
他實在是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了,以前李定國在身邊的時候,還不覺得,結果那混蛋跑到了袞州,留下他一人在文淵閣當值。
滋味真的不好受。
“咱們的學校現在建的也很多了,可百年樹木,十年樹人,時間還是太緊張了一些。”
根據一些調查,崇禎心中也明白,那些學子都是還沒有完全畢業,就被趕鴨子上架似得放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了地方上。
暫時來看還能夠讓朝堂,從上到下的運轉起來。
可長期這樣搞,肯定是跟不上時代的。
好在這些人知道珍惜機會,抽空就學習,勉強還能夠頂得住。
“是緊張了一些,主要是先生不多,要不然還是能夠多出一些人才的。”
如今崇禎對教師的俸祿,可是提高了不少,比當地的一些官員的俸祿都多,只可惜識字的有不少。
懂得數算的就很稀缺了。
現在是一個懂數算的先生,一個人帶了好幾個班級,就這還沒有辦法緩解教育方面的壓力。
一個四面漏風的大明。
崇禎修修補補,勉強能夠堵住一些缺口,看起來儒生很多,可弟子還是太薄弱了一點。
大明養士二百年,全部養了一些蛀蟲,就沒有幾個能夠用的上的。
真不知道,當年太祖違和要對這些讀書人這麼好。
不但免得田稅,還有各種看不到的福利。
到最後偏偏就是這些人將要把大明給拖垮了,也是沒誰了。
**
薊州。
洪承疇星夜兼程,馬不停蹄的回到了冀州軍部當中,立刻就下達了全全動員令。
他需要把一些不重要的地方的兵力,全部都召集起來。
雖然還不夠防守長城一線。
可作為遲滯敵人進攻的步伐,還是能夠做的到的。
接下來就要看皇上如何取捨了。
京師外面還有一個衛武軍駐守,只要這一支軍隊壓上去,就不怕皇太極和林丹汗能夠突破防線。
精良的火器,只要找準防守的最佳位置。
絕對能夠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年孫傳庭和盧象升他們在喜峰口,攔截皇太極的隊伍,就是證明。
而且當時,說實在話大明的火槍還沒有現在這麼技術城市,威力巨大,準確性更高。
那時能夠擋住,現在應該會更加輕鬆。
“將軍,薊州知州蘇茂相蘇大人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