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京師,走了衛武軍,所有的巡捕們都出動了,也是杯水車薪,更別說其他的縣城了。
“皇上,臣剛剛看洪承疇的奏章,說是邊市上有一位數算了得年輕人,對於經濟之道也很是有想法,咱們不能把人才都扔在了外面,得想個辦法給換回來。”
李長庚繼續翻閱奏章。
重要的單另放在一邊等著皇上批閱,沒啥重要的,他自己就能夠解決。
忽然翻到了一封洪承疇上來的奏章,看了一遍,有些稀奇。
在道院之外,還有遺賢。
這個可不能放過,如今財政方面就需要這樣的人才,他的數算不是很過關,就需要一個數算了得的人來做事。
而且現在隨著各方面的稅收上來,複雜的他有時候看到了都得咬筆桿子。
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找上王盈。
雖然現在多了一個闞玉樹,可在數算方面,還是弱了王盈一頭,想要趕上還得要一點時間去鑽研。
“哦!外面還有數算的天才?叫什麼名字?想辦法換回來,邊市那個地方的稅收不復雜,放在邊市可就屈才了。”
崇禎也在琢磨著建立一套,好一點的財政系統。
突地聽到有人才,心中還有著一種心想事成的感覺,剛好自己想要什麼,就來什麼。
“叫史可法,祥符人,祖籍大興,是曾經的東林黨人,左光斗的弟子。”
李長庚心裡清楚,皇上對東林黨很有看法,為了避免皇上事後知道史可法的身份,此次特意點出了史可法的關係網。
崇禎一呆。
史可法特知道,只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實在是太有名了。
只是原本應該在崇禎元年(1628年)考取進士,進而任西安府推官的,卻因為這一次崇禎登基之後,根本就沒有舉行任何科舉。
也就導致如今的史可法,沒有任何機會從科舉開始做官。
可史可法學的應該是儒學啊。
怎麼忽然就會了數算呢?難道其中還發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呆愣了片刻,恍然回過神來,語氣不確定的問道:“你確定是叫史可法?”
李長庚再次仔細的看了看奏章,最後還遞給了皇上道:“卻是叫史可法。”
“那就把他換回來,先組織一個財政部,暫時擔任副部長的職務,乾的好了轉正,乾的不行就換人。”
崇禎也沒有迷信的認為,史可法就真的只會儒學。
不過是對於一個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證明史可法是忠於朝廷的,崇禎還是要給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職務。
雖然他的另一個世界,有人說史可法的能力不行。
可只要忠心,能力也是可以培養的嗎。
畢竟能夠找出一個懂數算的人,在這個時代可是很難的。
李長庚面有難色,想了想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皇上,朝廷現在的人手很少了,再組織一個新的部門,現在的許多工作都沒有辦法開展起來。”
“那就讓他暫時回來,和你一起整理財政,等到人夠了再放出去。”
崇禎也不是不講理。
知道能用的官員稀少,那就不要再添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