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朝鮮國主和那些大臣們咱們追還是不追?”
第一次體會到,打仗原來可以這麼輕鬆,何可綱渾身都有些不自在,不打一場硬仗,就有些不舒服似得。
“先鞏固現有的成果,那些都是敗軍之犬,隨時可以追著四散逃竄,咱們現在應該防著的就是建奴的偷襲。”
得了一座城池,有了穩定的根據地,袁崇煥說起大清也就不客氣了起來。
很快就給手下發出了一些必須要做的命令。
隨著袁崇煥的軍隊接管平襄之後,城內的變化就在用肉眼可見的轉變著。
最先出現變化的就是城內的衛生情況,託崇禎的福,袁崇煥也是道現在才明白,一個地方的衛生決定著一些人生不生病。
這一點在經過了幾次試驗之後,他已經列入了軍法之中必須執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平襄的牢房中。
春信使羅德憲和回答使李廓兩位難兄難弟再次相見了。
“國主拋棄了平襄,也拋棄了你我。”
回答使李廓狼狽的坐在一張破木床上說道。
“沒事,大明的軍隊已經來了,他們跑了剛剛好,你我說不得就可以成為下一任國主了。”
春信使羅德憲自信的說道。
以前的朝鮮歷史中,無不記載著這樣的一段話。
中原的皇帝,哪怕是大臣們,都看不上這個小地方,他們需要的只是臣服。
“那就好,到時候咱們兩人共同主政朝鮮,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的對大明無禮了,就是不知道大明的皇上,喜歡什麼。”
回答使李廓還沒有見過袁崇煥他們,此時已經沉浸在了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
然而他沒有發現的是,在他說出‘兩人共同主政朝鮮’的話時,春信使羅德憲的臉色不由的變了一變。
許多故事的教訓,都說明了一件事情,就是:共患難容易,共富貴太難。
更何況是主政一國的國主。
有哪一任國主願意分享出自己的權利?
除非是自己的手下已經做大,國主已經沒有餘力去壓制了才會這樣。
春信使羅德憲的心情此時很複雜,他想要一個人主政的朝鮮,顯然自己曾經出生入死,一起受過羞辱的朋友卻不願意。
兩人此時在平襄的身份和地位都差不多。
春信使羅德憲清楚的認識到,他有的一切人際關係和威望,回答使李廓一樣也有。
而多出來的一點優勢就是,大明的軍隊是他帶進平襄城裡的。
然而這點優勢在回答使李廓被下了牢獄,也就差不多抹平了,到時候大明的將軍想要選擇一人作為平襄的領導者,朝鮮的國主,該選誰就是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大明的皇上喜歡什麼咱們可以去問問外面的那些將軍啊。”
春信使羅德憲一邊心不在焉的回答者問題,一邊想著怎麼才能夠打消回答使李廓想要和他分享權力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