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崇禎大明> 第一百八十一章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一章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五) (2 / 4)

不但有活幹,還能夠拿到錢,本就形成了一種良性迴圈。

奴隸進來之後,不是要搶了大明百姓的飯碗嗎?

“許多危險的活,比如:開礦,挖隧道,總不可能讓咱們自己人去幹吧?大明的百姓死傷一位,就是一個家庭的絕望,難道你不覺得殘忍了一些嗎?”

崇禎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有些冷漠,似乎那些奴隸的死活他完全不在意,皇上在意的也只有大明的百姓。

其他的仿若牛馬,沒了繼續購買就成。

李長庚和楊愛直愣愣的看著崇禎,他們的儒學告訴他們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可李長庚想到上一次在西安府的冷遇。

心中就明白。

在皇上的眼中,大明的百姓比外族人金貴。

(本章未完,請翻頁)

哪怕這些外族人,已經承認了華夏,認為自己也是華夏的一部分,也無法改變他們不是漢人這一個事實。

皇上只是漢人的皇上。

別人的死活,和他無關。

楊愛想要說一點自己的看法,然而看了一眼緊閉著嘴巴的李長庚,就明白大明的內閣首輔都預設的事實。

她一個小女子,什麼都不是摻和的什麼勁。

**

京師和天津衛之間的道路,業已經修建完畢。

來往的車隊也跟著增加了不少,對於物流轉運的事務,邢氏操辦的很仔細。

有些人真的是有天賦的,這一點許多努力了半生,還不如人家隨便做一下就做的好。

四輪馬車的生產,如今在大明不是秘密,只是有些部位限於技術,還是沒有辦法普遍的模仿。

能夠上產的工廠並不多。

可以說整個市面上就是有價無市。

誰家裡只要有了四輪馬車,那就是身份的象徵,走出去都倍有面子。

可是和麵子相比,還是賺取金元更值得人們投資。

天津衛需要內地的糧食和作料,以及瓷器,茶葉等等日用產品。

而內地卻又需要食鹽和海產品,兩者的貿易交換剛好能夠形成一個迴圈,從而讓內地的食物更加多樣性。

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價格的下跌。

無論是肉類還是食鹽,都已經成了京師百姓們的日常食物來源了。

經過了經濟的流通,相應的轉運衙門的金元,正在快速的積累,從而投入到了更多的四輪馬車打造的行列之中。

邢氏在其中感受最好奇的就是,一種貨物,只要數量上來了,運往外地,似乎成本還在進一步的降低。

她不明白是什麼道理,可不妨礙她拿這個賺錢。

而與此同時,軍隊中的後勤部人員,也在悄悄的向她學習管理車隊調運的方法,從而加劇了四輪馬車的緊俏。

“老孃就不信了,買不到四輪馬車,我自己打造不行嗎?”

邢氏決定把自己的長產抵押給明庭寶行,換取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在城外建廠子,只生產四輪馬車。

銷路根本就不用愁,自己的車隊完成內購就行了,只是購買的報告要寫得漂亮一些,還得讓購買的費用和市場上一致才行。

然而跑遍了整個京師,都找不到一個合格的木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