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乾看了眼對方,純粹且單純的個人關心自己。
餘乾輕輕的笑了笑,“知道了。我這人怕死的很,放心吧。這邊就靠你了。”
“嗯,還有,你們大理寺有人也在第一時間知道朱宸離去,然後用了生死令,在大牢裡大開殺戒。”巫汐又補充了一句。
餘乾頓住,“誰?”
“不知道,應該是個面生的部長。你們大理寺這麼快就找了頂替顧老的部長?”巫汐反問著。
餘乾瞬間就知道了答案,應該是守在外圍的紀成發現的。他有些奇怪,這解救朱宸的人按理說實力很強。
因為能突破這大理寺和巫汐那邊的人在外圍的重重包圍,繼而悄無聲息的把朱宸帶走。
那就代表著,他們不可能留下這麼破綻百出的手段,讓這麼短的時間裡不僅是巫汐的人,大理寺的人也發現了。
這是什麼情況?
餘乾現在雖然有些懷疑,但是沒時間細想,他必須趕在紀成他們面前把朱宸殺了。否則要是因為大理寺動用了生死令把朱宸殺了。
那自己的謀劃就沒有任何意義。自己之前的本意就是想把大理寺從朱宸的死摘出來,這樣才是最好的。
現在紀成竟然就直接豁出去幹了,這就讓餘乾現在的時間壓力很大。
怪自己低估了紀成的決心,以前在紀成手下的時候一直認為他是一個極其穩重有分寸的領導者。
沒想到這時候剛強成這樣子。
餘乾也不再囉嗦什麼,對巫汐點了下頭,然後直接起身悄無聲息的離開這邊。
宴會的場面還是相當熱鬧的,眾人行各種酒令玩的還是很開心的,往出大殿的人還是很多的。
畢竟喝多了,喝高了總要出去解解手,醒醒酒之類的。在大殿裡還是要保持儀態的。
所以,餘乾的離去並未讓太多的人注意或者奇怪。
當然,餘乾現在畢竟是最靚的仔,別人不說,但很多人都看著他或者說都會注意他。
文人們注意的是詩神,武將們注意的是餘乾的修為。
前者很簡單,因為餘乾之前就有零散詩詞的鋪墊,加上那首水調歌頭直接將他推上了巔峰。
尤其是餘乾當時只寫半闕的這份騷操作,讓多少人心心念念餘乾。
這麼說吧,那些天,太安城的絕大部分文人掀開被子都能覺得餘乾在裡面寫詩。可以說是相當恐怖的名人效應。
就比如現在,景王李欽那邊可以說是圍了最多的文人。
上次餘乾兌現自己的承諾,不僅將水調歌頭的下半闕交給李欽,更是將下半闕的署名權也公然的放給他。
李欽最後自然是頂不住這樣的誘惑,承認了這文抄公之舉。一時之間,聲名大噪,可以說是一夜,這位景王李欽的名頭就在文人群裡再次炸裂開來。
所以就有了現在這樣的盛狀,文人們都圍著李欽在那各種恭維。後者聽的那是滿臉潮紅,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
說實話,這給李欽整的這首詩真的像是他寫的一般,沉浸而不能自拔。
他也體會到了當世文豪,詩仙的快樂。
而那些文人也根本不會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頂多有部分人會懷疑這李欽為何文學素養拔高的這麼快。
因為在文人世界,不可能把這種能流傳千古的詩詞的署名權給讓出去。什麼高官厚祿都不能換的那種。
所以他們就不可能想到餘乾會無所謂的送出去,李欽厚顏無恥的接下。這種骯髒的交易,簡直就是文人之恥。
所以,儘管現在餘乾不跟這些文人玩,但是他們總會不自覺的將視線聚集在餘乾身上,偶像光環實在是太重了,擋不住的。
至於那些武將就是純粹的佩服餘乾的修行天賦,不到二十歲的四品巔峰,放在軍中那就是當做軍神來培養的存在。
坐在高位上的李洵,包括一些大臣以及褚崢都看見了餘乾的突然離席。不過暫時倒也沒覺得有什麼該懷疑之處。
他們目前還不會朝不該想的方向想去。
這時,白行簡匆匆的從外面走了進來,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走到褚崢身邊,附耳上去說道。
“朱宸被人李代桃僵的救走了,紀成第一時間發現,動用生死令,讓長老院的人去請欽天監的大術師去查朱宸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