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
首當其衝的就是駕駛艙。
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為了飛機上所有人的小命得到保全。
就在飛機速度堪堪降到100節以下的時候。
陸輕舟的手已經握住了反推檔杆。
是的。
飛機減速需要三管齊下。
現在陸輕舟已經拉起擾流板,腳蹬剎車裝置。
所以他就只剩下最後一招
——反推檔杆了。
早在1945年人類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首飛之後,就已經有設計師開始試驗反推裝置為噴氣式飛機減速了。
不過人類首次運用反推裝置為飛機減速,要等到1952年。
1952年。
英國人首次將反推裝置應用在‘流星’飛機上。
試驗大獲成功。
1957年,波音707成為藍星第一種採用蚌殼式反推的商用飛機。
1968年,成熟的擋板式反推專利廣泛運用在各大商業噴氣式客機上。
不過從1968年到現在。
反推裝置技術並沒有獲得跨越式的進展。
也就是說。
截止到2024年。
全世界的商用飛機的反推裝置,大部分依然使用擋板式反推,小部分甚至還在使用更加落後的蚌殼式反推。
波音737800客機首飛時間是在1997年。
所以這款客機的反推裝置當然是更加成熟的擋板式反推了。
就在陸輕舟伸手將反推檔杆給拉起來的時候。
這架飛機的速度進一步得到遏制。
不過並不是突如其來的減速。
而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
畢竟以這架七八十噸龐然大物的慣性,如果是驟然減速的話,會在一瞬間就將這架飛機機身給徹底撕裂,解體。
到時候就不是減速。
而是送死了。
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