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覺得坖兒就算進了燕大,也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朱厚煒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朕可以想象,一旦皇兒入學,必定會被那些個翰林團團裹住,想要去學格物,想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幾乎是痴人說夢。”
玉姐兒甜笑道:“陛下為何不願意讓大儒教授孩兒呢?”
“因為儒家教匯出來的皇帝只是他們設想當中的皇帝。”朱厚煒不屑道:“儒家讀書人因循守舊,古板不知變通,能做一手漂亮的道德文章,卻未必能當的好治理一縣的正印。
在他們的眼裡,父母官這三個字指的是百姓要把他們當成父母一樣來供養,什麼為民請命,那就是個笑話,他們代表的是士紳階層的集體利益,為了維護士紳利益不受損,便可以損公肥私,可以虐民害民。
當然,朕不是說儒家的官員就一定不會治國,但是相比起治國之能,他們更擅長的是如何去當官。
在朕看來儒家出身的讀書人最應該去做的事是去著述立說,去編修典籍……典籍!”
似乎突然間想起了什麼,朱厚煒的目光一凝,續道:“他們最不濟也可以去風花雪月,去寄情于山水,為華夏文明的文道昌盛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至於治理天下,在朕看來就該是學習了治國之道的人才去做,比如學法的去管邢獄,學稅的去管賦稅,學工的去管天下基建等等。
這天底下最可笑的事就是外行指揮內行做事,就好像上了戰場,監軍什麼都不懂偏偏還喜歡指手畫腳,文官督師,熟讀兵法的屈指可數,紙上談兵的倒是比比皆是,到了最後打了勝仗,最大的功勞是文官的,打了敗仗,所有的過錯便都是武將的,委實可笑,可恥!”
玉姐兒不說話,軍國之事她不懂,也不敢發表意見,儘管她只是個妃子,連後宮不得干政的資格都沒有……
朱厚煒將兒子抱起放在自己的雙腿上面,笑道:“孩子終究只是孩子,在朕看來,孩子最重要的便是童真,失去童真的孩子就是個小大人,孩子最不能泯滅的便是率真的天性,沒有了這些,哪怕是皇子,也註定不是最幸福的孩子。”
玉姐兒若有所思道:“臣妾只要坖兒能平平安安長大就行了。”
“健康、快樂、童真、率性,朕都會給他,不過朕要好好思量一下如何破局。”
玉姐兒輕輕點頭,對於她而言,朱載坖是接受大儒的教育還是去燕大學習都可以,畢竟是皇長子,她也相信皇帝一定會對自己的長子盡心盡責。
“大伴。”
一直當自己是空氣的任興連忙閃現而出。
“大伴可知永樂大典?”
任興一愣,微笑道:“回陛下的話,《永樂大典》可是永樂皇爺當朝之時,命解縉解大學士領銜編纂的鉅著,奴婢自然知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