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界內的幾乎所有民眾,盡皆在三更時分便從家中出發,匯合進那長龍一般的送葬隊伍之中。
附近地界的民眾,也多多少少地趕到了現場不少。
最終,化為了一片波瀾壯闊的人海。
七八萬人的送葬隊伍,可以說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比起當初北唐先帝的駕崩,還有晉王李顯嶽夫婦的殯葬,參加的人更多。
或許這可以視作為丘鏡山的喧賓奪主、人們對皇家的不尊重。
可是逝者已矣,丘鏡山自然是不會在乎自己的喧賓奪主了,至於皇帝李擇南,也不太可能光明正大地殺死幾萬人,只是憤怒於參加丘鏡山送葬的人數比起自己的父皇和皇弟更多“一些”。
這便是丘鏡山的個人魅力,和地位究竟如何無關。
人世間的階位,是有真實階位和虛擬階位的,而很明顯,北唐先帝和晉王李顯嶽的真實階位比起丘鏡山更高,而虛擬階位,是丘鏡山比起那兩位皇家大人物更高。
這就是不少人所不理解的為什麼有些平平無奇的少年,卻很受姑娘們青睞,自己不管是地位相貌還是經濟都不錯,卻每每都被姑娘們拒絕的原因。
落陵距離長安城足有三四十里地的距離,但是這三四十里地,卻從這一頭,一直到那一頭,遍佈著送葬的人們。
其實僅有極少數的人知道,他們送別的不僅僅是一位可敬的老人,更是一個時代,上一個時代。
人們對未知總是充滿了恐懼,他們並不知道丘鏡山走後,他們的生活應該怎麼樣度過,新的時代到來,誰也不清楚它是什麼樣子的,大家又應該怎麼去面對。
丘鏡山的棺槨緩緩入了落陵的陵園,大多數人都被阻隔在了外面,僅有極少數人有資格進入。
隨著棺槨的蹤影漸漸在大多數人的目光之中消失不見,人群之中,猛然爆發出一片悲泣之聲。
令人肝腸寸斷。
以後,還可以氤氳出巨大的仇恨。
……
……
北唐的陛下為他們逝去的戰神立下了衣冠冢,令天下縞素的場景達到了最高潮,同時將仇恨的矛頭直指南吳,幾乎引發了所有北唐人的同仇敵愾之情。
不過南吳的陛下卻是並沒有這麼做。
南吳數不勝數的人都在尋找著他們聖將的下落。
雖然金憂作身死的訊息為所有人所知,可是他們還是發動了幾乎全國性的力量,在尋找著那一位聖將的最後蹤跡。
他們這是死要見屍。
南吳人就像是瘋了一般,不斷不計後果地發動力量,做著這一件事情。
沒有明確的人發動這一行動,這幾乎是所有參與的人自發的行為。
那麼浩大的涉及幾百萬人的搜尋行動,同樣震驚了世人,尤其是那兩個國度以外的民族。
在這充滿了跌宕的春天裡,風景如畫的水繪園裡,那一位一身白色宮裙的南吳小公主殿下,俏臉上難得充滿了抑鬱。
“聖將,不久前,我們還見過,你說過等到父皇不再讓你操心大吳的事務了,你要跟著我一同去看看天下的美景、看看形形色色的人、聆聽動人的故事……”(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