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威將軍的部隊被擊潰,他戰敗殉國,是這一場戰爭之中我們最大的恥辱,也是最大的痛苦。”
“這並不是珍威將軍的過錯,因為本來這件事情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但是因為一個人的叛國,那件事情發生了。”
整個大帳內的氣氛都變得有些凝滯,在歡慶之餘,那就是一盆涼水,讓他們從頭到腳淋了個透。
“蘇印!”李顯嶽的這兩個字鏗鏘有力,響徹了整個大帳,甚至還透到了大帳外面,引來外面戒備的計光等親衛的忐忑。
“那個人,是我們大唐這十年之內最大的恥辱,我們大唐的確有許許多多可恥無恥的人叛國過,但是這麼長久歲月以來,沒有其他的叛徒可以像他這麼一樣惡劣過,也很難像他那樣恬不知恥地給自己的生死兄弟們造成那麼大的傷害!”
仇恨蔓延了大片的範圍,對管闊、對管清和的仇恨,大概只是在長安、在傳聞中、在人們的言語裡,可是對成武將軍蘇印的仇恨,就在他們的身邊,讓他們的體會非常切身,他們都是戰場之上的人,而蘇印也是在戰場之上背叛了他們。
如果單單只是蘇印的背叛,或許還不會那麼強烈,但是珍威將軍兵敗殉國,他的兵馬幾乎全軍覆沒,那讓朝夕相處的將領們實在是難以忍受。
在此時此刻,不需要多麼轟轟烈烈的破口大罵,只需要互相從言語裡面體會到對蘇印的那種仇恨,便能夠讓他們激動到極點。
只是在情緒激動之中,只有極少數人忽然懷疑到:李顯嶽為什麼會忽然提出這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和管闊被邀請到有關嗎?
一名將領的目光下意識地掃過管闊,於是看到了管闊擺在桌子上的那把刀,恍惚之間感覺有點不對勁。
因為並沒有人想到這一點的原因,所以即使管闊把那把刀擺在了案几上,也還是沒有人輕易察覺到。
直到有稍微冷靜點的人懷疑起李顯嶽前面在說管闊,後面卻談蘇印,這兩者之間的聯絡性,才忽然察覺到了那把刀的不對勁。
“這是……”那名將領神情凝滯住了,最終變成了張口結舌的奇特神情。
“秦殺!”
在情不自禁之下,他直接發出了較大的聲音,那把刀的存在,還有存在的地方,讓他震驚到了極點,從而短暫忽視了自己正處在宴席之上,同時還有著李顯嶽、姬如是、冠英將軍等很多尊貴的人物。
目光的轉變在這一瞬間變得極為緩慢,從四面八方,到達那一把名刀之上。
萬籟俱寂,只留帳外風聲。
此時無聲勝有聲。
 本章完